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等姓中互相婚配。同时又规定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实行严格的族内婚。由于姓氏较少,后来允许同姓不同房和五代以外可以通婚。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以歌为媒,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后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以前,畲族的婚俗礼节十分复杂繁琐。在结婚前,男家到女家“讨庚贴”(女方的生辰“八字”),男家得到庚贴,就请先生“合婚”,即据男女双方“八字”推算生尅冲合。“合婚”后,男家还要把庚贴压在灶头底下七天,如无出现人畜不宁或其他不吉利征兆,才算和合,摔破了碗碟也算不吉利的征兆。和合后,男家要给女家99元的聘金,寓意长长久久。出嫁当天,新娘要带着一个洗脸盆、毛巾架、箱子和一张凳子等四件嫁妆,在男家迎亲队伍的陪同下走路到男家。在结婚的整个过程中,男家和女家的亲戚朋友还要进行对歌。
招郎入赘是畲族婚俗的一大特色。尽管这种情况较少,但其中的一些“规则”还是要严格遵守的。如招来的女婿要改为女方的姓氏,所生的子女也要从女方的姓氏,遵从畲族的风俗。当然,入赘的女婿也相应的有继承女方财产的权利,并且不受歧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