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名人之刘若宰

家乡区县: 安徽省怀宁县

刘若宰(1595~1640) 字胤平,号,安庆市石牌区平山街道大塅人,明崇祯元年(1628)文科状元、书画家。刘若宰出生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他常向朝廷举荐智勇忠贞的人才,明末名将史可法由安池道监军升为安徽巡抚,就是因为他的举荐。崇祯十三年四月十三日,他因积劳成疾辞世。死后追赠"詹事",赐祭葬,荫子,后因子馀王慧 仕,加赠太仆太卿。旧时县学宫(今安庆市)前建有状元坊,刘若宰在安庆的府邸称"状元府",今安庆状元府宾馆得名于此。

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刘若宰又参加了那一年科举考试,这是他第五次参加科举考试了。在笔试中,他发挥得很好,被主考官选出来参加熹宗皇帝亲自主持的面试。
刘若宰经常和一些当时很有声望的文化名人交往,见过很多大世面,于是在熹宗皇帝面前一点儿都不害怕。熹宗皇帝一连提了几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而且声音浑厚清晰。熹宗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就又随口问了一句:“祖籍哪里?”
刘若宰知道皇帝最忌讳起义军,水泊梁山又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起义军的老窝,要是对皇帝说了实话,皇帝肯定会不高兴的,于是就想编个谎话骗过皇帝。
可是刘若宰又想一想,“我怎么能不承认自己的祖籍呢?这可是不孝。再说我怎么能说谎呢?”于是,他挺起胸膛说:“回陛下,小民祖籍水泊梁山。”
熹宗皇帝一听,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严肃地问:“你从小就住在水泊梁山吗?”
刘若宰知道熹宗皇帝已经不高兴了,依然照实回答:“小民的祖父和曾祖父住在梁山,到了我父亲时就搬到江苏去了,我是在江苏出生长大的,从来没有去过梁山。”
就这样面试结束了,刘若宰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被选为状元了。第二天,皇榜贴出来了,第一名是一个远远比不上他的叫余煌的人。他从第二名开始看,到最后一名也没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件事对刘若宰打击很大,可他还是决定参加三年以后举行的下一次殿试。
刘若宰在京城里租了一间客房,准备在京城长期住下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叫《金莲传》的书稿,他花了两年时间重新整理加工这本书,并且把书名改为《金瓶梅》,据说这就是后来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小说《金瓶梅》的雏形。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熹宗皇帝去世了,思宗皇帝即位。在那一年的科举考试中,刘若宰中了头名状元。

李亚倩(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