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也叫新年,即除夕夜子时起至正月初四日,为春节日。
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新春之始。清早,家家户户煮甜圆汤“拜天地”,晚辈向长辈奉甜圆汤,敬祝大人、长辈“新年合想”、“新年健康”等吉利话。并备牲米果、圆汤等祭拜祖先。早餐多吃甜圆汤,吃干饭(含意出远门不遇雨水之天气),老人、妇女多吃斋。这一天,人人都要谨记说吉利话,说好听的话,不能说恶话、坏话不能吵架,不能打破碗碟之类,不能扫地,不能向人家讨债。出门路遇熟人,或到亲友家拜年,或至邻居家请安,都要道一声“新年好”或其他祝福之类的好话。此外,给人家拜年、或到邻居做客,都要备带大吉、糖果之类的礼品及送老人、送小孩的“红包”,表示敬意、爱意。主人回赠大吉等,俗谓转敬或换吉。
正月初四,民间所谓“神落天”,家庭妇女多备办祭品迎拜各路神仙加落人间“各就各位”,很多“善男信女”有一早“念心”拜佛祖祈福求签的习惯。
春节过后,正月初五,俗称“年径开”,意即年假告一段落。这一天,人们便可以撤去除夕夜(过年夜)摆放在公祖及神明炉前及米缸等四处的大吉等“压岁”之物品。
春节过后的正月初七,俗称“人日”、“人节“。相传女娲开天辟地造万物,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造人、初八造谷、初九造天、初十造地。故人们把正月初七称为人日。人日必须食一种用七样蔬菜作成的饼食,及后为了方便,人们改食七样菜,或把七样菜混合煮熟后吃,谓之“七样羹”。这七样菜一般取萝卜(意“清白”)、厚合菜、大蒜(意取诸事合算)、葱(意取聪明)、韭菜、春菜(意取长久回春)、芹菜(意取勤劳),意在吃后合家清清白白,新年回春、聪明勤劳,诸事合算,万事无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