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艺术口1

家乡区县: 湛江市徐闻县


雷州歌 通称“雷歌”,是本县民间传统文艺形式之一,大约形成于明代初期,由民间谚语、歌谣演变而来。格体类似七绝古诗,四句一首,每句七字,一、二、四句用方言押韵,共33个韵,常见韵有“漫岗郎”、“记机时”;“爱该来”、“叫逍遥”、“梦中逢”、“老高头”、“故师徒”、“格生夜”、“见情人”。雷歌韵调多,内容丰富,有抒发男女相恋的情歌,有口头对唱的姑娘歌,还有适用于舞台演出富有生动故事情节的雷歌剧本等。雷歌旧唱腔粗犷朴质,但比较单调。建国以后,文艺工作者对雷歌唱腔进行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八音 由锣鼓、钹、笛等八种吹奏打击乐器组成,吹奏敲击有定谱,分喜乐、哀乐,逢喜事多吹奏十三支,如朝天子,游锣、贺寿、进和番等大开曲目,八音班由吹奏乐和打击乐者组成,亦称“锣鼓班”“锣鼓棚”。旧时,民间举办酬神赛会,红白喜事都请八音演奏,气氛浓烈,此俗沿袭至今。

舞狮 以“狮子”为蹈具,舞狮者善“狮子功”,有师传教,多称“高足狮子”,人擎狮头,1人持狮尾,双人共舞,击鼓指挥,鸣炮助兴,舞时动作刚劲、威猛、逼真动人,是民间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五十年代初期禁演,1980年徐城镇龙尾、南门塘、西北门带头组建了舞狮队185人,武术队24人,恢复各境舞狮舞龙拜贺新年的活动,新春佳节气氛祥和热闹非凡。1984年甲子元宵,县政府组织建国以来首次大规模彩车游行,县长朱华生任总指挥,彩车、狮、龙、飘色共39支队伍,44个项目,队伍人数达4000多人。自此以后,年年新春佳节,闹元宵活动规模越来越大。1993年元宵,由县有关部门联合组织18个乡镇布置彩车80多辆(计生宣传车20辆),飘色30台,街道五彩牌楼三座,灯饰、彩门、彩车争研斗丽。

舞龙 民间喜庆常用的一种文艺形式,龙头自扎自制,龙身采用花布缝制,色彩多样,通常由多人挥舞,前由1人举珠追龙,金龙戏珠,气势恢宏。1988年春节,西门境曾组建了女子舞龙队。

舞鹦鹑 春节活动的一种形式,由两个或四个武功较好的青年,穿戴着形似鹦鹑鸟的服饰游行舞蹈或在直立的单杆上表演技艺和采青。

 

欧祖强(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