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下古城

家乡区县: 汕尾市城区

坎下城,位于汕尾城区内,北邻后径村。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原高5.6米,残高3米,为双层夹墙,灰沙夯筑,周长1157米,设垛口391个,分建东、西、南、北四门,配防炮78位。

明崇祯九年,工科都给事、乡贤叶高标奏建城坎下。十年(1637年)城成。坎下寨始建之时,一面倚山,三面环水。北门是山,今之变电站小山。东、西、南门临海。西门(今西门妈祖庙处)是水门,只有船只可以出入,一如《水浒》梁山水寨,码头在城内。水寨有水师,水师有水舶,可通捷胜、碣石。时至今日,西门仍留有一个“西门池”,面积虽不大,乃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为了保护位于该市城区明代遗址“坎下城”历史遗迹,汕尾市于2011年10月17日至20日期间到对古城寨周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 据了解,位于汕尾市区的“坎下城“是中国两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海防城池之一,也是广东省目前保存最好的一处明代古城池。至今400多年历史的坎下城,历经兵患、自然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现存有约70%的城墙和城内的城隍庙、文庙、武庙等建筑,该古城池分别于1995年和2008年被列为县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0年12月开始,坎下城文物保护区内出现多处违法建设工地,此事在该市民众、海外乡亲以及网民间引起了强烈的讨论,市民们呼吁政府对违法建筑进行停工及拆除。而后,该市相关部门根据民众的举报对违建进行调查,发现坎下城文物保护区内的三处建设工程均没有取得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和规划建设行政部门的许可,属于违法建筑。 根据广东省文物局专家的勘察鉴定,古城池内有三处建筑严重影响了的历史风貌。第一宗是“富丽花园”地产的8层商品住宅楼,建筑东面的柱子压在城墙基础上,破坏了古城墙基础,对坎下城城墙造成直接破坏。第二宗在建的“东城楼”商品住宅楼紧贴坎下城城墙,与古城池东城门零距离,工程施工影响到古城楼的城墙基础。第三宗是世后径路口沿古城墙新建成的7层住宅楼,该楼首层墙体与古城最近距离2.2米,二层以上外挑墙体与古城墙最近距离0.7米,与坎下城城墙本体距离过近,间接影响了坎下城的城墙。

就此,汕尾市政府对三处违建业主发出停建通知,但该三处违建业主不听劝阻继续强建,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保护历史文物,该市政府决定对坎下城文物保护区内违法建筑物实施拆除。 据悉,汕尾有130多万的海外侨胞,当地风俗注重寻根问祖,而拥有悠久历史的坎下城在当地民众心中有很重份量,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不仅是当地群众更是海内外潮汕系民众关注的焦点。

persue(2014-12-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