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仪式歌
哭五更(哭嫁词)
一更金瓦排金字,难为姐妹守更时。二更金瓦排金链,难为姐妹守更前。三更渺渺云遮月,又无月光照路行。四更发只天罗梦,梦女一条贱命实难生。五更我学仙人唔食桃桠水,着身白衫白裤廖罗浮。我系罗浮罗仙女,去转罗浮食转斋。
【附注】流传于惠州市区。转:回。桃桠:桃树枝,桠读如“卡”。去转:重回。
哭祠堂(哭嫁词)
第一祠堂辞祖公,祖公抱揽女娇容。祖公抱揽女娇容,我食儿茶离祖公。第二祠堂辞祖婆,祖婆抱揽女娇娥。祖婆抱揽女娇娥,我食儿茶离祖婆。第三祠堂辞我爷,我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死女,我无功劳来谢爷。第四祠堂辞我娘,我娘驮我辛苦长。十月怀胎九只月,与姐早晚共头眠。第五祠堂辞屋场,屋场风水我难留。屋场风水无留我,爱留哥嫂共爷娘。第六祠堂辞六路,辞了六路我唔行。辞了六路我唔走,我脚踏草头草尾生。第七祠堂辞井水,辞过井水唔再担。井水辞过我唔担,唔怕井水自己流上来。第八祠堂辞床席,辞了床席我唔眠。辞了床席我唔 ,蜘蛛挂网在面前。
【附注】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祖公:祖宗。儿茶:玩孩子家煮的假吃食。郎晾遮:新郎举着伞。驮:怀胎。行:走。
骂媒人(哭嫁词)
一条竹篙顶到栋,保佑媒人生背痈!生得背痈狗贡大,朝流血水晚流脓。三斤膏药唔收口,四斤棉线绕脓头。
【附注】流传于惠州市近郊。狗贡大:像狗一样大。绕:缠绕、包扎。
哭上轿(哭嫁词)
离绣阁,出门前。明年今日奴身忌,今年今日落黄泉。水流花落年年在,奴身一去不复回。巧云遭难都有罗君救,我今遭难有谁怜!
【附注】以上4首哭嫁词,是新娘出嫁前夕的哭唱,俗称“行嫁哭”,流传于惠州市区。巧云:旧戏曲中身世凄凉、遭遇不幸的女子。罗君:旧戏曲中富同情心正义感的书生。
哭父母(哭嫁词)
阿爷生 一枝花,从来不受别人哈。今朝阿女爱嫁狗,受人打来畀人骂。妈妈养 十七岁,食羹食粥同床睡。阿女知食又知做,何必将 任人煨。
【附注】流传于惠州水上人家,与前4首哭嫁词一样,是新娘出嫁前夕的哭唱,俗称“叫新娘”。哈:记音字,意为欺负。爱:要。
哭十二月(丧父哭词)
正月一日炮仗响,今日无爷苦楚在孝堂。二月鲫鱼埋落 ,寻鱼容易见爷难。三月谷种都下了黄泥 ,神仙难点谷芽齐。四月手巾包米去问姓,问爷唔应泪双流。五月人家都话龙舟节,今日无爷都唔敢睇龙舟。六月苦瓜到底苦,七月芒果批皮都到底酸。八月人家都讲中秋节,月亮圆圆我无爷。九月坟头挂白纸,白纸茫茫泪双流。十月江边人打盂兰醮,今日无爷唔敢睇盂兰。十一月时寒都霜雪大,无爷携带儿寒酸。十二月人家都讲新年到,家家户户贴门神,人贴金钱金纸我无份,睇人欢喜贴蓝钱。
【附注】哭丧在惠州旧时颇为流行,哭者多是妇女,调式相对固定,哭词则根据死者与哭者的关系而定,往往不拘一格,临场发挥。爷:父亲。孝堂:灵堂。埋落土並:这里指隐藏在水底烂泥中;土並,读如“办”,烂泥。包米问姓:惠州民间风俗,人死后,亲属向神婆问卜,了解死者在阴间的去向和处境,并以手绢包米若干作酬谢。都话:都说。到底:终究。盂兰:指盂兰节,在农历七月十四,民间称为“鬼节”。寒酸:孤寒酸楚。贴蓝钱:旧时风俗,丧家要撒白纸钱、门贴蓝对联,利是亦用蓝纸封。睇人欢喜贴蓝钱:眼看着别人欢喜过年,自己却贴蓝钱办丧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