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普照寺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庆城县

普照寺位于庆城县原县政府后院,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明清时期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建筑。198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900多年,是庆城八景中的“普照昏钟”景观,现保留5间正殿,不仅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景点,而且是早已闻名的我省现存较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普照寺大殿,位于庆城县北大街东侧普照寺内。大殿为一单体古建筑,主体结构为歇山顶式。坐北向南,面阔五间,长23.5米,宽14.4米,高9.5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房脊两端饰鸱吻。柱头斗拱为双杪双下昂 (昂咀已被毁)。正中补间斗拱为斜拱,其余各间补间斗拱各一朵。斗拱形体粗壮,柱头有卷刹,六棱柱石帐础侧面各浮雕一小卧狮。

历经宋、金、元、明、清,由于天灾人祸,屡毁屡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内绝大多数建筑被拆除,现仅留的正殿坐北面南。普照寺砖塔拆除时,塔内顶层发现了明代11面铜观音、鎏金四臂铜菩萨、诸佛菩萨神僧名经木刻本等珍贵文物多件,对于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为了传承历史文化,恢复“普照昏钟”的壮观景象,提高庆城的知名度,庆城县将普照寺的恢复和修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达成了普照寺恢复建设项目协议,工程计划于2005年年底完工。普照寺的废弃令人遗憾,但使人感到欣慰的是在其遗址上出土的珍贵文物和保存至今的五间正殿,却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该寺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实物依据,并以美轮美奂的物化载体形象令人叹为观止,使人们领略到历史沧桑和艺术永恒完美的交汇结合。现如今,普照寺已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欢迎广大游玩爱好者前去参观。

星星坠落的夜不眠(2014-05-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