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草原是内蒙古的标志,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歌颂和向往的地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些如诗如画的描述勾起多少人对草原的神往。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希拉穆仁草原等牧区,是感受草原的绝佳选择。纯净明丽的天空飘着朵朵低云,辽阔丰美的草场上散落着点点洁白的蒙古包,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美好。
苍凉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大漠风光雄浑壮美,别有韵味。“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等,都有着塞外的神秘风情;而沙漠中的点缀着的绿洲与湖水,更是弥足珍贵的风景。此外,额济纳的胡杨林,阿斯哈图冰石林,阿尔山的林海,浩瀚的呼伦湖……都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区域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几乎横跨整个中国,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内蒙古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景观,而且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美丽的边境风光,广阔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
内蒙古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所辖9个地级市和3个盟,分别是: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
历史文化
历史
内蒙古得名于蒙古族,内蒙古东北部与蒙古国东部交界处的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主要发源地。《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最初只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由成吉思汗逐渐统一高原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民族的共同名称。蒙古统一民族形成前,各部落的历史渊源、人种、语言并不相同。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据文献记载,古代曾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文化
祭敖包:这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手扒羊肉:蒙古语称手扒羊肉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简便实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刚屠宰后的羊,挑选好的部位,(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不加任何调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时不用餐具,用手扒着吃。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理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会认为您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男儿三艺:男儿三艺多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期间举行,包括摔跤、赛马和射箭三项。摔跤是男子“三艺”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成吉思汗被选为蒙古大汗后,遂把摔跤定为考核将士的重要科目,民间也将摔跤列为节日的第一项比赛。赛马也是节日中的精彩内容,最吸引游人关注。赛马有小孩子参加,骑手们一字排开,人人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十分英俊。人们通过赛马比赛,以炫耀自己的骏马良骥,展示出众的骑技。射箭是集古代蒙古族军事作战、猎捕野兽的一项娱乐比赛。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形式,静射所使用的弓箭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距离亦不等;骑射要求跑马射箭,技艺高超的骑手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