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城西起西大街桥梓口,东至广济街的西北一隅,聚居着约30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回坊的主要街道,南北走向,以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深受游客的喜爱。
西安坊上人擅长小吃制作,他们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清真风味,且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为全国清真小吃之冠。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羊肉臊子饸、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等数百种小吃应有尽有。
回民街内有很多家店铺经营工艺品生意,有制做皮影的,手工制做旗袍及丝绸工艺背包的,民间剪纸、茶具及玉制品、果核工艺品等等应有尽有。价格有高有低,可以还价。特别注意的是回民街还有一条很小的化觉巷,绕过鼓楼进入回民街后路西侧有个路口上面就写着“化觉巷”三个字,小巷向北延伸一直到西羊市,一进去里面尽是各种各样的特色纪念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进去看看。
回民街位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