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溧阳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阳市

溧阳隶属于江苏常州,地处长江三角州,属上海经济区。土地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北纬31°1'31°4',东经119°08'-119°36'。距上海、杭州200公里,距南京、苏州、张家港百余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距常州机场60多公里。与周边大中城市全程高速公路贯通。 溧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冷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温度17.5℃,其中:一月份3.2℃,七月份31.1℃。年均降水量1149.7毫米。其中,一月份42.2毫米,七月154.1毫米。大约日照时间,一月份137.6小时,七月份229小时。
溧阳有耕地面积112万亩,林地32.8万亩,河流和湖泊42.6万亩。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茶叶之乡”,获国家“粮棉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市)”的称号。盛产稻、麦、油、茶、蚕茧、螃蟹、板栗、西瓜、毛竹等。
公元前221年,溧阳始建县制,区域包括今溧阳市大部以及高淳区和溧水区的东南部。
自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境内先后设置过屯田都尉和永平县、永世县、平陵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废永世县,并划溧水东部之地复置溧阳县,自此溧阳作为行政区域名连续延用至今。
元、明时期,溧阳曾升为溧州、溧阳府、溧阳路、溧阳州。民国时期,溧阳县先后隶属于江苏省行政公署、金陵道、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溧阳县)、江苏省江南行署管辖。
1949年溧阳解放,建立溧阳县人民政府,先后属苏南行署武进行政分区、常州专署、镇江专署管辖。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溧阳县属常州市管辖。
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溧阳县,设立县级溧阳市。
溧阳地处江苏省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临宜兴,北与金坛、句容毗邻,西与溧水、高淳接壤,南于安徽郎溪、广德交界。位于北纬31°1—31°41,东经119°08—119°36。南北长59.06公里,东西宽45.14公里。
地形
溧阳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南、西、北三面较高,腹部与东部较平。南部为低山区,山势较为陡峭;西北部为丘陵区,岗峦起伏连绵;腹部自西向东地势平坦,为平原圩区。
气候
溧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冷暖,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5℃,月平均气温一月份2.7℃,七月份28.1℃。全年无霜期250天,降水量1152.1毫米,日照时间1992.5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
2012年,溧阳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天目湖旅游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溧阳茶叶节并荣获中国“最具创新价值民族节庆”称号。“中国养生长寿宴烹饪大赛暨第八届天目湖美食节”、第七届南山竹海登山节、首届曹山杨梅节等一系列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促成3个投资5亿元的旅游项目成功签约。全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亿元。天目湖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级预验收,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进入试点行列。荣膺“2012中国最佳节庆旅游目的地”。
甓桥淳化阁帖
别桥(旧称:甓溪渡、甓桥)的虞氏宗祠堂壁上,书有《淳化阁帖》,临摹了许多宋代以前的名家、名人书法作品。名胜古迹还有高静园等。有新建的环护城河公园。“高静御石”正对高静园大门。高静园的园名就因“高静石”而得之。
古村沙涨
沙涨村坐落在溧阳市溧城镇北郊。村子不大,方圆约一公里,村里住着170多户、600多人口。
1998年,沙涨村被列入“溧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沙涨村升级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溧阳夏庄为中国史氏发祥地。
天目湖
天目湖距离溧阳市区仅8公里。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素有“江南明珠”之称,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

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度假区位于溧阳南部山区,是国家5A级景区,一个集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点。
瓦屋山
瓦屋山,地处溧阳、句容两市的交界处,又与金坛、溧水相连,其北通道教圣地茅山,南临绿色仙境天目湖,是104国道与宁杭高速公路之要冲。
宝藏禅寺
宝藏禅寺坐落于瓦屋山山顶,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原名“华藏寺”、“报恩寺”,有“小九华”之称。现重建的宝藏禅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观音殿、三圣殿、地藏殿钟楼等。逢农历七月三十庙会。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位于溧阳市前马镇水西村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西距宁杭高速公路2公里,南距溧阳市区20公里,是一个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地位的地方。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陈毅、粟裕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认真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开辟了茅山抗日根据地。1982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粟裕将军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题词。1984年11月,旧址恢复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安放于此。
中华曙猿
1995年5月,经过十余年中外科学家联合考察和严密论证,在溧阳市上黄镇夏林村水母山上发现的距今大约4500万年的大量古动物化石证明,人类的发祥地在中国。上黄在远古时期是森林茂密、草丰鱼肥的古动物乐园,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灵长类动物的摇篮。这些古动物化石,是新生代中始新世中期动物遗骸,已经发现63种、分11个目的哺乳动物。中华曙猿的发现地上黄水母山已被列为重点保护遗迹。
溧阳社渚镇的傩文化是溧阳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苏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活态傩文化遗存,在长三角地区也相当罕见。傩(nú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有着约3000年的历史,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吕唯(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