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马逊的商品直邮,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城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目前国外商品进口的模式说起。

目前有很多进口的概念,例如“海淘”、“代购”、“海外直邮”、“保税区直发”之类的,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里面具体的意思。其实外国商品进入中国销售只有以下几种模式:

1,最传统的一般贸易进口,B2B,商家批量进口外国的商品,正常报关、商检、交关税和增值税。

2,最传统的个人邮包进口,B2C,所谓大多数代购和海淘其实都是这个模式,也叫“海外直邮”。商品由外国直接发货,以个人邮包的形式进入中国,由快递公司正常报关、商检(但是是抽查),由于法律规定个人邮包在某金额以下可享受免税政策(具体因产品而定),所以很多时候其实是可以合法避税的。

3,比较特殊的中港通道,其实说白了就是水客。深圳各个口岸你能看到的扛货大军们就是这个啦。由于香港是贸易自由港享受免关税政策,而香港入境通关是可以个人携带行李的,除了一些限购的产品例如奶粉、电子产品等,其他的产品理论上个人是可以无限制携带,就算是海关抽查,也是只有很少比例,所以免税和中港零售的价格差就催生了一个水客的产业链。

4,灰色地带。其实就是走私,具体的不讲了。

5,最后是近期最火的一个概念,叫做保税进口。如果分析以上几种模式:一般贸易进口程序最复杂,周期长,无法避税。个人邮包程序简单,但是国际物流成本太高。水客毕竟人力有限,无法成规模且效率低下。于是,2013 年的时候国家为了鼓励跨境零售,出台了一个政策。选定了六个保税区作为试点,尝试保税区进口模式。具体是把国外商品先批量运入保税区(这时虽然在国内,但保税区理论上还没有入境,所以不必报关和交税)在保税区做仓储,再以个人邮包的形式零售。也就是说货物在批量进入时可以不用报关,而以零售包裹入境时才需报关。这一模式像一般贸易一样批量运输节约国际物流成本,又有邮包进口的便捷和免税政策。尤其对于进口跨境电商玩家来说,实在是爽歪歪啊。

Amazon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进驻自贸区的。我估计,Amazon 会采用海外直邮和保税区进口两种模式混合,对于订单量稳定的、或活动商品,可以先在自贸区备库存以减少物流成本和时间。对于小批量及长尾产品,仍采用外国直邮的方式。

然而零售业远不是解决了物流和关税问题就可以了的。跨境零售会涉及到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串货。

Amazon 的角色是网络零售商,他的背后是无数的品牌商和经销商。各个品牌在建立全球销售网络的同时,往往会针对不同国家地区采取不同的策略,除了价格不同,产品本身也会不同(例如同一品牌奶粉在不同国家配方会不一样),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跟当地国家关税、市场竞争程度、市场定位、消费者习惯、分销商利益、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不细说。导致的结果就是品牌商往往不愿意看到某个国家的产品被卖到另一个国家,他们会严格约束自己的分销商、零售商,只在自己的地区进行销售。可以想象,某款 Levis 的牛仔裤如果在国内正规渠道卖 900 块,而 Amazon 上直邮中国只要 600 块,方便又快捷,谁还会在正规国内零售商那里买?那这时候大批的国内 Levis 分销商、零售商肯定一起跑到美国总公司那边骂娘。

所以可以预见到的是,大批品牌商肯定会限定 Amazon 的销售地区,不让他在国内直接销售。但这里面也是个博弈问题。成熟的、在中国已经有销售网的大品牌肯定会保护自己的分销体系,而无谈判筹码的、或没有进入中国的小品牌也许会利用 Amazon 进入中国销售。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对个人消费者会有以下影响:

- 一些强势大品牌可能会采取保护措施,让某些商品不支持直邮中国。所以影响估计不大。

- 会有机会买到更多的新兴的、小众的品牌。

长期还要看国际零售业的各方利益博弈和发展趋势,但大方向上肯定海淘会越来越便捷便宜。

对之前代购、或者国内跨境电商玩家的影响:

- 如果你之前就是简单地从国外超市、网站买东西再寄回国内,那肯定会没有竞争力。

- 如果你在国外有优势的批量采购价格和货源,那还是可以玩的。但是仍然要面临 Amazon 这样的巨头竞争。

美芬(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