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每个即将要步入幸福婚姻生活的必经之路。但每个地方迎亲嫁取的习俗都不同。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子长人结婚的风俗。虽然大家看了会觉得我们这样的结婚方式是普铺张了点,烦琐了点,奢侈了点,但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喜庆和欢乐。 首先是定亲。男女双方或经媒人说和,或自由恋爱,经一段时间的接触,觉得双方都可以胜任对方今后的生活伴侣时,就需择日定亲。
定亲那天,男方父母要拿着事先为女方家说好的财礼钱,再买些烟酒和肉,还要买36个花馍[就是我们当地卖的‘果鲜’是用面粉弄好,里面夹了枣浆做的馅,然后在火搂上烤的那种]。再下来还有什么‘裹亲布’,给女方家庭成员的衣服,等什么的,再叫上几个亲近的亲戚来到女方家。女方家可以备一桌丰盛的酒席和饭菜,在酒桌上,俩个新人互换着给俩家双亲和亲戚朋友敬酒,而被敬酒者册要发给俩个新人红包。完了以后,俩个新人还要互换礼物,就是‘见面情’。等这一系列过程完成后,男方父母就将带来的‘礼钱’和物品,摆在桌上,经媒人调节,女方父母要适当退还男方一些。也就是表示双方有放有退,和睦相处。放多少,或退多少,那就是因人而异,看俩家人做事大方的程度了,等把这些说和好后,就随意吃饭,喝酒。一场喜庆的定亲宴就这样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这些还不算完,男人还要带女人去街上买俩套定亲衣服,包括鞋袜,手套和围巾,每个都是双双份。而女的也要为男的买一顶帽子,一根裤带和一双鞋。帽子代表女方家以后会高看自己的姑爷,我们这叫女婿,裤带代表新郎穿了她们的鞋会长命百岁,而鞋又代表他们的婚姻会牢钴结实。即高帽,稳根鞋,长命带。所以对这些,男女双方都还是很在意的。这也是我们老辈人多少年传下来的习俗。不过近几年好象也有点移风移俗,可以在条件允许下买些更时尚,更潮留的东西,但整体大概还是没多变的。
再下来就是迎亲了。这个最隆重,男方家向女方家要了女孩的生辰八字,便请了平师[就是我们这的风水先生]侧试后,就选个黄道吉日,准备迎亲,这次,男方可要破费了,要为女孩买好几套时尚的衣服,里里外外,单的棉的,应有尽有,还要各种手饰。过去好象只有手表一类的吧,可近几年就随着社会不同。会买耳环,戒指,项链什么的,还有的根据家庭状况会买上手机,手链什么的。那也是跟随自己的家庭条件和女方的索要,而或大或小,或好或坏,或多或少罢了。男方家里还要配置各种家电,而女方家也适当陪嫁一些。
等真正迎取这天,双方家里都准备了酒席。或在自己家,或在饭馆。不过我们农村人大多在自己家里,只有县城或镇上的人才在饭馆过,双方都会请好多亲朋好友,杀猪,宰羊,热闹及了。迎亲时,男方大多都有吹手,有家境好点的,还会请上唢呐班,唱祝歌的。
第一顿饭,吃的是‘和捞’[我们当地的一种面食]和米糕。而做好的第一碗应该给新郎吃。第一桌饭也应该是迎亲人员和‘吹手’吃。[注,是分俩桌吃,我们这人从不让吹手和别的亲戚一起吃饭的,那时吹手好象是种下等人的工作,到现在也未脱俗]。吃完饭后,迎亲队伍就带着吹手,开车到女方家迎亲,当然过去不会是用车了。迎亲的人员除了俩个女的[男孩的嫂子,叔伯母或姐,我们这是不让姑,姨和奶奶辈的女人迎亲的],再就是他们家最近呼的亲戚各一个,家里派个男方家的主事人,或叔伯,或舅,哥都可以的。
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后,别的亲戚可以迎进门,而新郎要将他家为新娘缝的被子带过来,放在炕上,新娘在穿衣服前要在上面坐坐,而在新娘要穿衣服时,吹手要张号,请男方家过来,穿衣服,其实那也是一种礼节,是和男方家要红包了。穿好衣服后。新郎要带新娘去化妆。不过,在过去没有出去化妆这一说,也不是新郎亲子去迎亲。也是最近几年在赶时髦了。
等新娘化完妆后回来,时间也已经不早了,到俩点多了就得开习吃第二顿饭,也就是吃酒席。在桌上,会有我们农家人特有的饭食,就是我们说的‘八碗’。在事情上,这‘八碗’必须有。即红烧肉,炖肉,丸子,酥肉,酥鸡,炖羊肉,炖排骨,其实这除了羊肉和鸡肉外。都是用猪肉做的,但做法不一,味道各异面色味不同。吃起来新鲜可口,香而不腻。除了这八碗,还可以配上各种凉,热,浑,素不同的农家可口,拿手的菜食,而主食会有米饭和馍。但我们子长人好象在结婚事情上大多还是吃米饭最多。这时新郎新娘要给吃席的人敬酒。吃上几桌,就要迎亲人员吃,因为他们吃了要赶回去的。而在迎亲和送亲人在吃饭时,新郎给他们敬酒了,女方家送亲主事人会给新郎发红包。
迎亲队伍开始走了,新郎和新娘则要走在迎亲和送亲四个女人的中间,等走出女方家院落一段路时,便可以上车了。在回来的路上,半道会有新郎的朋友拿着香烟和礼炮。拦住吹手不让走,还要新郎背着新娘走。这时的新娘要是胖点,重点,可就让新郎遭罪了。因为他们为了热闹,会想尽办法为难一对新人,任凭双方的家人劝说,也无止于事,直带尽兴为止。临进院子,主人家也会在院门口,摆了桌子,放上烟酒,菜和茶水,让俩家人马站一会,让吹手好好吹上一会,这也是他们在难为吹手,因为他们挣了那么多钱,也就是在这会才是他们最卖力气的时侯。院子四周会围上好多人。到门口时,新娘的娘家人,也就是弟或哥,要把新郎家原来挂的门帘下了,把自家的再挂上去,这也是和婆家人要红包了。而新娘走在门口也不会马上进门,要等婆家守新房的人给手事塞个红包才会被他们一拥而进将俩位新人送进家门。
一对新人进屋后,别的亲戚就随男方家人领进门,而留下他们的主事人和男方家请来的总管,在院子里放一张大桌,女方主事人将他们从娘家给新娘陪嫁的东西摆在桌上。而给总管要说清他们家陪嫁来的东西,价钱,这里有女孩父母陪的,他们的叔伯,我们叫‘房头’还有女孩的舅舅,我们叫‘外家’买的东西,这些东西买时花了多少钱,婆家要退一半钱的。还要给他们一些烟酒和挂面之类的东西,我们叫这是‘表礼’这些完了以后,外面的事就算完,接下来就是屋里的一对新人要‘上头’。
这时,新房的门口守了一位看门人,这不要没结婚的,也不要离过婚的,不吉利。而看门的这个人一定要把好门,不准别人进出,特别是女孩子和离异过的女人。为什么?就是要给新人‘上头’,在我们这,新人一定得要上头,这是一种习俗,表示俩个人从此永结同心,白头到老。听老辈人说,要是不上头,就是以后死了到了阎王殿,俩个人也不算夫妻。所以这是一种吉祥的礼节。也是一种多少年来没有更改过的风俗。俩个新人进屋后,新郎的爸爸会俩手抱着俩个枕头,一个戴上帽子,一个系上围巾,然后抱进洞房,这个是男方父母希望早点抱上孙子。
上头开始了,俩对新人盘腿座在炕上,炕上会铺上暂新的席子,上面是被褥,而炕的下面,也就是四周,会放些枣啊,核桃啊,针线什么的,好象也是为了他们能早生贵子,这些东西以后要新郎和新娘自己吃。然后新娘拿出事先为新郎买的新鞋,要穿上在炕的四周饶一圈,我们又叫这‘踩四角’。完了后,炕上会摆上一个桌子放好,新娘拿出在娘家带来的梳子和镜子放好,男方家里也提前准备好了红烧肉片,糕片和点上红点的小花馍。然后请来俩位与新郎新娘像属和命博想附的上头人,要一男一女。俩个上头人也上去座好,一个手里拿插了高梁竿的糕卷,我们又叫这‘高官官’把它插在女人的头上,这时谁要机灵先将它拔掉仍了,就算今后另一个要听从对方的一切。再下来是将女孩的头发放在男孩头上,来回梳几次,嘴里要说上一些吉利的话,也是祝他们早生贵子的话。而在这期间,另一个上头的人要将事先准备的这些馍,糕和肉用红筷子夹住,每次各俩个,让新人各咬一口,这样来回四次就好。而被他们吃过的这些食品以后也就二位新人可以吃。做完这一切后,外面就得打发俩个小孩,也是一男一女,手端洗脸盆,里面有水,有毛巾,有细心的男方家里还会放个头饰,发卡之类的,等把这些备好就端进去。俩个新人就得下来洗脸。新娘要给俩个小孩发红包,还要给俩个上头的也发红包,并将他们梳过的梳子也给上头的人。我们又叫这是‘开脸’。等开完脸。门就可以打开了,然后会有早在外面等待的大人小孩一拥而进,去看新娘的长相,和他们娘家带来的嫁妆。
将这一系列的过程完成以后他们就又开始吃饭了,酒桌上的礼节和在女方家是一样的,等他们吃饱喝足,亲戚朋友就走的走,散的散。这时一对新人还的回门。在过去是第二天才回门的,而现在改在当天了。新娘和新郎一起陪着送亲的人回去,而临走时,新郎帮送亲的主事人提个包什么的,他还得给新郎发红包。我们又叫这‘拉驴钱’就是在过去是拉着驴送娘家人和新娘回家,这也是个礼节。当然我们现在都改用车了。
等回到新娘家,新娘的同辈弟弟和妹妹会给新郎摸上满脸的黑,而新郎也反过来给他们摸,摸多摸少就要看新郎的机智灵活了。这也是为了一种喜气吧。回家吃饭不吃饭也是看各家的做法了。因为俩个新人要马上回去的。晚上还要闹洞房呢。
因为许多朋友不会就此罢休的,他们还要和俩位新人闹洞房,这也是俩个新人最劳累,最难过的一关。这些朋友会想尽各种办法‘整治’他们。其实也是为了热闹。他们会让新人咬苹果,卷席筒,喝交杯酒,说顺口流,让新娘唱歌等等,而俩新人稍有不周。他们会变法为难他们。有的甚至把不爱耍笑的新娘弄哭,所以有时让他们玩的不欢而散的也有。但大多还是高高兴兴的,玩到尽兴为止。因为这也毕竟是他们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这就是我们子长人男女结婚的全过程。这虽然有人会觉得烦了点,乱了点,俗了点,铺张了点。但这是多少年来我们老辈人留下来的风俗,有时还真热闹,喜庆。更让有些人看了觉得精彩。而这些也能使俩位新人觉得双方的老人对他们婚姻的认可,重视。会给他们留下一生最美好,最幸福,浪漫的生活片段和回忆。这是他们一生最不能忘记的纪念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