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

家乡区县: 茂南区

小笼包别称小笼馒头,是上海、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嘉兴、芜湖、南京、徽州、江南等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间的江苏常州府,为当时的万华茶楼首创。常州小笼包味鲜,无锡小笼包味甜。说起小笼包,无锡、常州、上海、苏州、开封等各地均有特色,下面就一一介绍各地小笼包。
无锡小笼包

无锡的小笼以皮薄卤多、口味鲜美而誉遍沪、宁、杭一带,是无锡传统名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有些鲜甜细腻的江南风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的特色。
无锡小笼包有鲜肉小笼与蟹粉小笼两种,鲜肉小笼包的肉馅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香。而在鲜肉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粉与蟹黄油,即是著名的“无锡蟹粉小笼”,口感鲜美,齿颊留香,不仅适合即席食用,更是馈赠亲朋的特色礼品。
有着“游龙”美称的清代乾隆皇帝曾遍游名山大川,尤其喜爱江南的青山秀水、园林古迹和民俗风情。他曾六次下江南巡游,乾隆的江南之旅,沿南京、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杭州一线,每次必到无锡惠山。1751年,乾隆皇帝开始了他的首次南巡,他早在出巡前就决定要来无锡惠山的秦园(寄畅园)游玩。2月19日御驾船队抵达无锡,于黄埠墩码头停靠后,乾隆皇帝20日晨换乘小舟来到秦园,以惠山泉水煮茶,品茗用膳,品尝了当地的小笼包等地方特色点心,可见当时江南各地民间已有小笼包的雏形

阿康(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