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内部构造之美
单孔窑洞的高3米到4米之间。进深有5米到9米。虽然其内部构造并不复杂,不如我们城市的几室几厅的楼房,但是在山上有着恶劣的环境和险要的地势。以很短时间用落后的工具及材料仅靠劳动人民几个人完成,是非常困难辛苦的。像一些建筑材料,则完全要靠人力用笼筐一担一担的担上来,非常辛苦。而且在修窑中不是单纯的挖洞,也要讲究一些技巧。比如在挖窑时不能操之过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建好后还要等窑洞晾干,用黄土和铡碎的麦草和泥来泥窑。一般至少泥两层,最后立门窗等一些细部。这样窑洞才算建成,非常的坚固耐用。从最早的矩形窑到后来不便使用的拱形窑,就是随着生产力,工具的提高人民想出的更合理建造形式。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更强的稳固性。生活在窑洞中的人都知道,窑洞不仅有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的特点。最神奇的地方还是它的冬暖夏凉。说它冬暖夏凉,是因为它保温性能好。窑洞挖在山坡上,因此它的"屋顶"和"墙壁"都相当厚。人们挖窑洞时,都选择土质比较坚硬的地方,这种厚而坚硬的"墙壁"不容易传热。所以,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只有窑洞口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这也是一种低碳的环保理念。当然,窑洞这种建筑样式也有它的缺点。主要是通风不畅,潮湿阴暗。因为据我所知大多窑洞是厨房直设计在屋内的。姥姥家就是一孔窑里面有炕,炕边就是灶。因为炕下和灶都需要火所以会距离很近。所以一到烧菜做饭的时候,窑洞里烟气就特别大,弥漫整个窑洞。这一点在一些新窑里都有改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