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故事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作者:陈洁恬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一)

那男人是一个寡妇的儿子,人品好,孝顺,出了名的老实。女人也是好女子,长得水灵灵,勤快本分。六七月收了谷子到场子去晒,男人转着风柜,女人用簸箕倒谷子,月白的衣裳风里飘啊飘。

就这么让七邻八里羡慕的一对,偏偏婆婆看不顺眼。老寡妇先是挑媳妇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说出来都是不成理由的,然后就让她抓住了要命的一条:结婚一年多了连个蛋都没下,八成生不了!不孝有三,绝后为大,可怎么了得!单传就一根独苗啊!

为难死了做儿子的。爱妻子,却决不能不孝。要带妻子去小镇瞅瞅什么毛病,偏偏母亲不同意:治什么?倒霉摊上个不下蛋的,还要赔钱!有这么冤的!休了再娶。瞧乡里那些没正经男人看她的脸色,水性杨花!不休,家门不幸!

其实离婚后女人再嫁不久就生了儿子,男人再娶后寻医问药不知费了多少周折,这是后话。

孝顺的儿子只能听娘的话。办了离婚手续回来,一路走一路哭。到了村口女人泪止住了,也许她不要婆婆看见她的眼泪;男人却怎么都止不住,也许想到她马上要回娘家了,再不回来了。

黄昏的太阳下,女人拾掇了包裹出门,男人跟在后面。送到了村口的晒谷场,该各走各的了。男人突然说:"你在这等我一下!"他快步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恳求似地:"等我一下,就一下!"

他奔向公路边场部的商店,带出来的是一块料子--一块被称为"凡绿丁"的好料子,足够女人做一条裤子。

女人执意不收,男人一定要送。夕阳下的晒谷场边,两个人推让着一块料子。

(二)

男人是分配来乡村小学的师范生。女孩子呢,自小父母都没有了,是奶奶带大的。

不知道是怎么认识的,反正认识了就再也离不开了。女孩子的奶奶不同意:我辛辛苦苦带大的孙女,给你个穷教书的,说什么也不行!棒打鸳鸯却没有用,两个人死活要在一起。奶奶就捎话给男教师:我孙女本来要嫁香港的,自己没出息要跟你穷教书的,我没别的话,一千块的彩礼钱,交给我人就给你。

老太婆也许是要吓唬男教师,那年代师范毕业一个月才挣二、三十块,一千,天文数字!没钱自然得乖乖滚蛋。也许真是认钱不认人,孤老婆子拉扯大个孩子不容易,大了翅膀硬了奶奶的话也当耳边风了,还跟他们客气,到这时候不要钱要什么!反正一个价定下了:一千,少一个子都不行。

男教师没被吓跑,他实心眼,用情专一而且务实,从此他就一门心思地攒钱了。可那一点点工资,即使不吃不喝,多久才能挣回这个老婆啊?于是他单身宿舍的伙伴多了起来:先是两笼子的鸡,后来又在屋后搭个木棚,养了四只猪。

几年下来,积攒了几百块,再东挪挪、西借借,一千就够了。先把老婆娶过来,然后再一块儿勒紧腰带、艰苦奋斗--还债。婚后的这对夫妻,不但继续养鸡养猪,还开起了家庭豆腐作坊,他们磨的豆腐,四邻八乡都爱买。

我和母亲去他们家的时候,是星期天的早晨,学生不上课,小学校静悄悄的。男老师正喂猪,没看见女的。"她呢?"对这个身价很高的女孩我们太感兴趣了,她充满了神秘感。"在那。"她新婚的丈夫有点不好意思,给我们指指操场上一个背影,他远望的眼眸里都是爱意。她在晾稻草杆,转过身了,一步步走来了。瘦瘦的身子,白白的脸蛋,受惊一样怯怯的神色,头发上还散着一两条稻草,算不上有姿色,像极了采过的菜地上留下的一朵白色通心菜花,在风里曳啊曳。

"就这个?一千块?"母亲那么有涵养的人,一瞬间冲口而出的竟然是这么一句话,说完她就脸红了,失态了。"是,一千块。"男老师轻轻地说,他在回答我母亲的话,脸分明更红了。在他手里,还提着一只瓢,半瓢白色的泔水混着白色的豆腐渣,棚里的几只大猪正呼噜噜地抢食。

在情人节到来之前,突然想起这些老得快要忘记的故事,没有玫瑰、没有烛光、一点都不浪漫的故事,可实实在在的分明是爱。

人生如梦1(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