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地名源于蒙古语,读若“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元、明时期,这里是蒙古民族的美好家园。山上林木茂密,山下水草丰美,时有野生鹿群出没期间,牧人们便以“包克图”指称这一带地方。后来人们定居下来,成村、成镇、成市,一直沿用这个地名。至今,富有灵性的梅花鹿仍然是我们最为喜爱的吉祥物,包头又有“鹿城”之称。
在包头北部有一座白云鄂博矿山,稀土、铁、铌、氟、磷、锰、钾、钍等多种矿物共生,储量丰富、得天独厚,一批现代的钢铁、机械工业企业相继建成,包头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展开大规模工业建设、最早实现初步工业化的地方,我们称它为“草原钢城”。有一首歌曲叫《草原晨曲》,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再见吧 绿色的草原/再见吧 美丽的家乡/为了远大的理想像燕子似的飞向远方。
这首在包头脍炙人口的歌曲就是包头历史的真实写照,当年的包头在全国的扶持下诞生,在八方支援下发展。参加包头建设的人们扎根于草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光彩
包头市汉蒙民族的聚居城市,但蒙古族人口极少,这个城市没有通用的方言,在昆,主流语言是东北话和普通话。包头人身材高大,性格直爽,待人热情礼貌,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