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汶上,古称中都。东临曲阜,西接梁山,北枕泰山,南靠微山湖,为古代文明发祥地,历史上以儒、释文化圣地而著称于世。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宝相寺就位于汶上,千年来是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据《汶上县志》记载:“宝相寺在县治之东,始号昭空寺,宋咸平五年改今名。”宝相寺始建于唐代,占地约25亩,整个寺院建筑协调、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塑技高超、栩栩如生,为世所罕见。唐太和年间,曾铸一大钟。宋史云:宋真宗禅封泰山,途经中都,驻跸宝相寺中。相传,古中都佛教盛行广传,全县寺院达三十余处。1994年3月15日,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宫内出土141件佛教圣物,轰动一时。圣物中有稀世罕见的佛舍利;有千年难得一观的石刻弥勒佛造像、银佛像和水晶宝珠;还有放置舍利的石匣、金棺、银椁以及净瓶、玛瑙、玉石坠、七宝瓶等无价珍品。这批圣物不仅保存完整,而且有石刻铭文汶上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该地在殷商(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称厥国,周代(公元前11世纪至前256年)称中都邑,公元1208年,因汶水在上(北),更名为汶上。上历史文化非常丰厚。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公元前501年初仕中都宰。公元742年,诗仙李白漫游中都,留下了《别中都的府兄》等脍炙人口的诗篇。汶上现存有许多名胜古迹,汶上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文化群距今约1万-1.5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孔庙媲美。县城西北隅的宝相寺是从唐朝始建的千年古寺,历经千载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是齐鲁大地上的古寺名刹。其标志性建筑是寺北端的太子灵踪塔,1994年3月15日,在葺修塔体时,在塔宫内发现了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家一级文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佛骨、佛舍利珍藏在石匣内,有金棺、银椁层层相套,银椁由银条封箍,上放水晶牟尼串珠,黄绢覆盖,金棺安放在精美的银座上,前后有银菩萨、水晶瓶七宝净水瓶、跪拜式捧真身菩萨等。宫室南壁、四壁各有墨书题字,石匣上刻有铭文,此为瘗藏佛教圣物的时间和人证。面世正值1994年3月15日,与瘗藏时隔整整882年,适合佛教界阴入阳出之说。宝相寺太子灵踪塔都有“佛光”祥瑞的显现,为宝相寺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