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草原上有过一座古城,古城叫敖伦苏木。
曾经,从敖伦苏木开拔出去的铁骑震撼了世界。
后来,敖伦苏木消失了,如同蒸发了一般,没人再能见到它……
外国科考队带上中国人
1927年年初,北京,世界著名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的第四次中国西北科考被北洋政府叫停。叫停的原因即简单却又是破天荒的,迫于中国学者请愿的压力,北洋政府要求,既然在中国境内做科考,科考队就得带上中国人。
以往,外国人在中国的科考都是畅通无阻的,科考获得的成果,中国人没资格问津。大清的时候,因为国力孱弱,外国人在中国科考无需征得清政府的同意,或者仅仅是走个过场似的向清政府打个招呼。土匪出身的张作霖首次遏制了西方人,以科考队必须有中国人参与为条件叫停了斯文赫定的科考。
自清末,外国人打着科考的幌子,在中国如入无人之境,随意走动、随意开掘、随意掠取。掠取的中国文物,很多被堂而皇之地塞进了西洋博物馆的展柜。到了民国,迫于民怨,北洋政府不想任由洋人肆无忌惮。
斯文赫定西北科考,促就了中国人伸张主权的首番尝试。经过6个多月的扯皮,斯文赫定终于放下了架子,妥协了,被迫接受了北洋政府开出的条件。就此,在中国的科考有了中国人的参与。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人参与,使得隐匿了800多年的敖伦苏木回归。
丁道衡在白云鄂博发现铁矿
1927年5月,联合科考队自京城出发。包头是科考队西行的第一站,当时西部的中国,破败、贫穷,固守着愚昧。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包头充分感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交融。
稍事休整,科考队翻过阴山,进入了像是永远走不到尽头的草原。草原属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的地界,通常这儿被简称作了达茂。科考队进驻达茂,但是,吃饭成了令人头痛的事情。空寂,辽阔,极目四望,都能看到接地连天的地平线。当地人说,天地相接的地方是神的居所。天苍苍,野茫茫,自古,达茂就很富庶。达茂很大,东西最宽处150公里,南北最长的地方160公里,就土地面积来说,达茂比北京还大,而这里的人口即便是在当今却也只有12万。刚过阴山,科考队就传来了一个令所有中国学者都为之兴奋的消息,中方科考队员丁道衡在达茂草原深处的白云鄂博发现了一个大铁矿。白云鄂博,是蒙古族的圣山。这是中国境内最先发现的超大型露天铁矿。因为发现了它,中国摘掉了没有品位高的铁矿的帽子。 发现一座荒芜的古城
百灵庙,这栋金碧辉煌的建筑是清朝的皇帝出钱盖的,曾是阴山北边最为重要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这儿的和尚被特许可以用蒙语诠释佛典,咏颂佛经。百灵庙是阴山北边、草原深处的神圣之地。百灵庙是草原上的精神圣殿,因此,达茂旗的行政中心被称作了百灵庙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