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五:枫桥
枫桥横跨古运河,是一座普通的江南单孔石桥,始建于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
就是这样一座简单的石桥,却驰名中外。一是由于它在当时是苏州的水陆交通枢纽,舟车交汇之地。古运河从此处流过,又是官道所在地。在此聚集着大量的漕运等商旅,使枫桥小镇成为当时苏州的繁华之地。二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落地后途径此处,为诗《枫桥夜泊》,抒发了愁苦之情,诗歌脍炙人口。因此,枫桥的名声远扬,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如唐代的杜牧韦应物,宋代的陆游范成大,元代的顾瑛,明代的高启文徵明等,他们经过此地时,都留下了美好的诗篇。因此,今日的枫桥已不是一座简单的石桥,而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在人们的心目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更成为了游子心中的一道风景。我游枫桥便是如此。
从寒山寺出来,过古运河便进入了枫桥景区。近处,运河两岸一排排的黑瓦白墙古朴典雅,一棵棵垂柳古枫郁郁葱葱。白色的水鸟在水面飞翔,闲逸的游人在林间小憩。远处,江面烟波浩渺,商船往来不绝,一片繁忙景象。迷蒙的水雾和远山相映,把古老的苏州城打扮的更加神秘。
我沿着运河古道,欣赏着两岸的美景,遥想着隋唐的商旅文化和烟雨情韵,对中国古代的文明不禁产生了由衷的感动。
在漕运展览馆,一膄漕运大船引起了我的注意,虽是模型,但体积之大,形象之逼真,令人赞叹。走近光影动感播放窗口,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五彩缤纷的光学影像,枫桥古道上人来人往,有挑夫,有商贩,有穿戴讲究的公子小姐,有玩耍嬉戏的孩童。。。你来我往,络绎不绝,画面里,吆喝声,嬉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这一幕栩栩如生,科学的再现了当年枫桥古镇的繁华景象。
走出漕运展览馆,过听钟桥,便是枫桥古渡。渡口,一尊庞大的唐代诗人张继铜像豁然眼前,只见他仰卧古渡,身着一款长袍,头挽发髻,双目微闭,神情怅然。
站在张继夜泊的古渡口良久不去。眼望着一脉流水静默无声,一弯石桥飞架其上,这就是张继的夜泊之地。枫桥之下,张继泊船上岸,目视霜天冷月,耳闻乌啼钟鸣,不禁愁思绵绵。一个考场失意的书生,此刻的心境是何等的惆怅啊!正因如此,才有了《枫桥夜泊》的诞生,才成就了一个名垂千史的诗人。如此看来,那庸俗的考场和险恶的仕途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个人,一首流传于世的好诗,我说,张生足矣。
上枫桥过运河,出石门(拜祭唐寅墓)。
注: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大历年间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与皇甫冉和刘长卿交谊颇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