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邹立辉 特约记者王迪)近年来,前郭县始终把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坚持“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特产业”的“三精”发展方向,加大投入,科学指导,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今年遭受严重伏旱的情况下,粮食稳产保收,预计总产量可达195万吨,继续保持历史最高水平。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县共投入农业生产资金9亿余元,发放包括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购机补贴在内的惠农资金3.6亿元。这为夺取粮食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国家政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玉米、水稻等稳产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今年,全县作物总播种面积340万亩,其中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1%,比去年增加40万亩。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强化科技增产的保障性。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以青年农民学校为载体,通过观看电视专题讲座、开展科普大集、组织“三到户”活动等有效形式,把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送到村屯,送到田间,送到农民的头脑中,保证每户都有一名科技种田“明白人”。落实部门包保春耕生产责任,充分发挥县农业、科协、农广校等部门和单位的指导作用,在春耕生产期间分片包保,全程跟踪指导,提高备耕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赤眼蜂防螟、膜下滴灌、旱作节水、旱田深松等各项农业科技种植技术,使全县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旱涝保收的稳定性。年初以来,新打农田机电井105眼,小井1100眼,全县大井达3435眼,小井20144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8万亩,占全县旱田面积的70%,旱涝保收田不断增多。全县新增各种农业机械1808台,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00万千瓦,农机保有量达50000台,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了玉米和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田项目,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坚持科学抗旱,降低旱灾的危害性。面对前所未有的伏旱灾情,前郭县委、县政府做出快速反应,科学指导,统一抗旱,全力保收。共投入抗旱资金2000万元,启动抗旱井23000眼,采取隔垄灌溉等节水灌溉措施,突出抗旱重点,优先保证水田、高效稳产作物和高产稳产地块的抗旱用水,歇人不歇机,昼夜灌溉,使86万亩受灾地块得到了有效灌溉。组成专门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抗旱工作,督查措施落实。采取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到户的方式,根据不同区域、地块和作物品种,采取切实可行的抗旱措施,为抗旱保丰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