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长高铁今日开通 诸暨实现高铁“公交化”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备受瞩目的杭长高铁今天正式开通。早上6:59分,G7369次列车从诸暨火车站开出,这是第一列停经诸暨的杭长高铁。
  上个月底,绍诸高速诸暨延伸线工程开工建设,一个更加完善的高铁、高速网络正在小城诸暨逐步绘就。
  对于杭州都市圈而言,每一次重大交通工程的联通,都将加剧产业要素的快速流通,用市场的手推动产业分工更趋合理。诸暨联网高铁谋求破题经济增长

  今天起,诸暨实现了G字头高速列车“公交化”密集开行,42趟列车(包括2列动车)停靠此地。同样令当地市民振奋的是,绍诸高速延伸线建成后,将成为“诸暨城镇组群”和“绍虞城镇组群”之间的快速通道,并将大大缩短空间距离,实现“绍虞城镇组群”、“诸暨城镇组群”和“新嵊城镇组群”三大城镇组群间的半小时公路交通圈。
  诸暨,作为杭州都市圈重要的节点县市,2013年的GDP总值仅次于柯桥,900亿元的经济体量绝不是天花板,如何以交通为载体寻求区域协同发展,为未来更大的经济增长破题,是当前诸暨所渴望的。
  就在杭长高铁开通前几天,投资10亿元的科技综合体项目破土动工,目前已经吸引6家中关村企业入驻。
  国际领先的污水处理方式——“膜技术”、拥有一夜之间就能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能将一个创意快速转化成产品的平台……这些设想未来都将从诸暨扩散开来。
  不仅仅是产业上的利好,对于市民而言,这种便利来得更加实惠。本报驻诸暨记者每月来杭州开会时,在高速上开车至少需要1小时,普通火车也需要一小时,而现在,只需要20分钟,即便加上地铁换乘也用不上1小时。
  “就整个绍兴而言,该项目的建成有助于改善绍兴铁路网络的布局和结构,提高出行质量。”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德胜坦言,完善的交通网络能为地方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杭州都市圈构建四层次轨道交通网

  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正在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中,就提出了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的设想。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形成干线高铁、城际铁路、区域快线以及地铁为支撑的四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
  这四个层次的轨道交通网,亦是杭州都市圈发展的一个方向。杭长高铁在杭州都市圈内有杭州与诸暨两个站点,通车后,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东边为沪杭高铁、南为杭甬高铁、西为杭长高铁、北为杭宁高铁的格局,杭州都市圈率先成为高铁“十字形城市群”。
  就在8月,《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国家环保部批复,规划建设11条城际铁路,其中杭州都市圈4条,分别是杭州-富阳、杭州-临安、杭州-嘉兴海宁、杭州-绍兴柯桥。
  围绕着交通,杭州都市圈各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已逐步展开。结合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等五大领域,绍兴、嘉兴等地已经着手拟订完成了《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
  “交通升级完善,是都市圈发展重要的纽带,未来还将在新型城镇化以及区域生态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浙江省发改委地区处黄鸿鸿介绍。

闭合交通圈加速区域产业重构

  “高铁、高速等交通要道改变的不仅仅是某个单一区域,甚至将推动绍兴经济版图重构。”诸暨市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浩阳将交通带来的变化定义为重构。
  如何看待这种解读?以诸暨为例,其拥有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
  在杭州都市圈范围内,海宁同样也有袜业集群,萧山、上虞有机电装备制造,柯桥、桐乡有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更是遍地开花,一旦交通圈完善,竞合关系会不会更紧密?
  “在都市圈协调发展背景下,利好是肯定的。但其次,各个城市间结构不合理的地方也会因此暴露出来。”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解释,“就像柯桥的纺织产业,它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在交通完善以后会越来越强,同样发展纺织的城市,压力相比以前就会更大。”
  那么,城市间该如何定位?“都市圈内的各个城市间在规划上就可以差异化编制,突出各地的优势产业,同时避免同质化竞争。”徐剑锋比喻,就像是做拼图,每个城市在各方面都有长短之别,但组合起来,就是一幅图。

 

海霞(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