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文昌阁(二)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文昌阁位于普宁故城洪阳城北,据乾隆《普宁县志》载:“分司公馆在城隍庙东即文昌阁,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琦倡捐建盖。前为厂堂,门廊峻整,后为高阁,上祀文昌神象,其下为燕寝室。计三进共九间。凡使节经临,皆驻于此”。又据同治、光绪年间普宁知县张璇《重修文昌阁宫碑记》,康熙六十年,知县罗秉琦“以文昌上应斗宿,为文章司位,非其地未足以昌文教而崇祀典也”。于是,倡捐建“于城隍庙之东偏,僻除榛芜,爰兴土木,后为高阁,上祀文昌。其下建寝室,计三进九间,是为分司公馆。盖普邑,省潮之通衢也,行李往来,多取经于此,而停骖有所,不致就居民舍,频扰阖闾”。由此可见,文昌阁自康熙年间建成至同治年间重修,一直两用:既是祀文昌神象之处,又兼作经临使节停驻的分司公馆。因为清代后期有郝有金等四位武勇“老爷”驻此,文昌阁又有“四老爷衙”之称。
      趑康熙六十年(1721)建,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至今,仍保存完整,共三进九间二天井,座北朝南,面阔13.97米、深57.6 米,地面铺红砖。中进大厅立四梭形巨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歇山顶。后进为三间(二房一厅)两层阁楼,面阔13.35米、深8米,阁楼高8.2 米,重檐。建筑风格呈庄重古朴大方。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来广东查禁鸦片。他顶住清廷投降派的压力,坚决禁毒,严惩贩毒分子,焚销鸦片,大义凛然,并组织官兵抗御西方列强的武力进犯。林则徐忠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史册,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林氏忠魂归宿之处——普宁文昌阁,连年来,前来观访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观访文昌阁,人们自然而然泛起对林则徐的虔诚敬意,对制毒、贩毒和侵略者的深恶痛绝。

Lion(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