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回迁安置是最大的民生

自2006年始,我市开展规模空前的“棚改”,籍此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弹指三年,累计改造面积达46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12300户。目前,近九成被拆迁户已成功回迁。可以说,我市在解决这个关系万家的民生问题上,已向群众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综观我市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可圈点之处在于:决策及时,方法科学,措施坚决。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以让群众满意为标准,用合力去解决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

  在决策层面,市委、市政府领导始终把“棚改”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视其为经营城市、造福百姓的重要途径。三年时间就使我市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为世人所称道,誉之“松原速度”,也连续两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棚改”评比中名列第一,这些也极大提高了我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以“棚改”促发展成为兄弟城市效仿的模式,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波及下,“棚改”工作受阻,开发企业步履艰难,群众回迁望眼欲穿,此刻市领导科学调度,用精确的回迁时间表赢得群众的信任,缓解了燃眉之急,开发企业也在宏观调控指导下获得了多赢,群众的回迁之路得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棚改”中各政府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也是成功的关键。规划、拆迁,建设管理诸项工作无不牵动人心,广大干部满怀热情投入到“棚改”一线。他们奔波于各个开发区块之间,左手是群众,右手是楼盘,一天不交工,心里难自安。他们既当调解员,又当通讯员,有他们在工地,群众心里才有底。尤其是“棚改”的工作人员,整天面对千般事,再顺手的事,一多起来就很棘手。他们为了群众能及时回迁,确实费尽思量。

  “棚改”,我市承诺保证回迁户“搬得进、住得起”,在建设进程上,要求优先建回迁楼,优先考虑困难群体。在建筑质量上,保证回迁楼建设提速不减质,不许给回迁户留下历史遗留问题。要求开发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先,保证在这个民生问题上不与人民讨价还价,只有把这个事做好,开发企业将来才能有发展。正因如此,我市的回迁安置才赢得了群众居安心定的局面。

  “棚改”之路并不漫长,但心怀百姓、普济民生的执政精神,必将永远留在百姓心中!

梁金刚(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