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0月31日,一场被称为“全国最复杂”的地震袭击了松原,全市各族人民面临着特殊而又严峻的考验。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一场关乎党性、党风、党纪的特别考验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对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就是一次处于特殊时期、肩负特殊使命、具有特殊意义的“赶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一年的抗震救灾实践充分证明,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经受住了灾难和历史的考验,用实际行动打响、打赢了“零死亡无重伤,转移安置好,灾后重建快”这“三场战役”,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创造了松原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此而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我们松原人民的宝贵财富。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这是松原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价值。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紧急号令,以抗震救灾为第一要务,以救治生命为第一准则,秉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快速安置受灾群众,抚慰惊恐情绪;紧急部署灾后重建,预防和降低余震损失。这一果断决策彰显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凸显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凝聚起党和人民群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巨大正能量。一年时间里,震区无数次出现各级领导干部忙碌指挥的身影;流传着无数普通党员干部和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社会各界自发动员,各项爱心捐助活动有序进行。地动山摇,撼不动党和人民团结一心;桥损路断,挡不住全市人民同舟共济。举全市之力抗震救灾,更加显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抗拒灾害之时的无比优越性。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短短二十余年的松原发展史,造就了松原各族人民奋发追求、永不服输的韧性精神。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永不言败、奋发图强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一年来,全市干部群众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始终体现着、印证着、弘扬着一股强大的民族精气神,始终挺立着一根任何艰难险阻都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种气概、精神与能力,越在大灾大难面前,越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升华。愈挫愈勇,愈摧愈坚,松原人民在抗震救灾实践中,不断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了这种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这一松原人民的宝贵财富,必将得到大力弘扬和永久传承,并转化为全市各族人民改革、创业的强大动力,激励全市人民在“转型发展、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松原”的实践中凝聚力量,再创丰功伟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