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小镇:想和你一起去私奔
我喜欢北方的小镇和村庄,那些带着电影般的画面常常会把我的思绪引入无边的幻想中,袅袅的炊烟,木栅栏里被绑起来的正在对着陌生人狂吠的小狗,牛羊在一边安静地吃着收割下来的草,而戴着鲜艳头巾的妇女则在院子里整理马粪……
梦牵魂绕的恩和小镇,当年曾经让我觉得是一个跌入凡间的精灵,我没有去过号称天下最美的村庄新疆禾木,但那一天骑着马儿来到山上俯瞰这个村庄的时候,沉醉在这片无人打搅的童话世界里无法自拔。一路上我与老李说我一定要住在恩和,我还要骑上马儿到山坡上去看夕阳,老李有点无奈地说,去恩和住下是可以的,但是骑马是不可能了,因为那些马儿都是私人的没有管理起来,最近还发生过事故,就更加被严禁了。这个时候的恩和,早已经被圈起来当作旅游景点了。
带着遗憾进入了这个小镇,想寻找当年住下的地方,沿途的房子都被改成了饭店和旅馆,镇子上用来自住的房子没有几栋,而在建的更豪华的民宿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老李说若是到了旺季,这里基本上找不到住处和吃饭的地方,我反问,那游客来这里做什么?老李一时语塞,寻思良久回答我说,大概是想体验一下俄罗斯民族乡村吧,也许大多数游客,也就是来这里吃几个面包便俨然体会了俄罗斯族人民的风俗民情般地回去跟朋友们炫耀起来了。
寻找孙金花的家费了一点时间,巨蟹座的怀旧情结又开始发作,那一年的水井,那一年的秋千架,那一年住过的木屋子,那一年用过的桑拿房……主人为我们的到来感到吃惊甚至有点局促,因为要给很久没人住的房子的壁炉生炭火暖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自己去添加柴火,火烧得旺盛起来的时候真的是焚身似火热的难耐,而忘记添柴之后的房间又冷如冰窖,冷热无常的夜终于熬过去,第二天的阳光洒进窗户,照在红色格子的床单上,又恨不得能在这里住上一个星期。
淡季总是有淡季的好处,即便到处都是商户,到了这个时候木门一关,各自也都过起了不受外界干扰的冬眠的生活,老李说呼伦贝尔的淡季跟别处不一样,这里的旅游淡季,是几乎没有游客前来的,他对我们四人一行来到这被寒冷封锁的地带,仍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后来实在找不到开门营业的饭店,我们在一家广西人开的小餐馆里自己做起了饭菜,我的素汤面条,M同学的番茄炒蛋,老李的青椒炒肉丝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一路都在玩陌陌毫无贡献的小刘则把端茶递水的任务包揽,这一顿饭便也生动和温馨起来。回想当年我们在温暖的孙金花家蘸着蓝莓酱吃俄罗斯列巴大口吃肉大口吃菜的日子,真是不忍回忆,只是这磕磕碰碰中我们又尝到了不一样的乐趣。
最后一站莫尔道嘎小镇却出乎我意料的美好,不是这座小镇有多美丽,而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里只是一个途径之处不是旅游景点,于是便多了很多生活的味道,路边的小商店虽然无人光顾,灯光打开之后看见里面隐约的身影却让人倍觉温暖,吃晚饭之前散步到桥边,看到水面上飘着一只塑料的模特,恍惚中犹如犯罪现场,像极了小说中的某个场景,神秘又生动。黄昏中的小镇比我想象中的美,这种美一定不是很多朋友喜欢的那种让人惊叹的美,而是一种安详的美,沿着泥路在平房中穿梭,每一个路过的身影在这昏黄的色调中都变得孤独起来,大兴安岭要进入冬天的模式了,层林尽染已经不能描述它的萧条,而生活在林区的人们,生活开始真正的慢下来,储备足够的粮食和柴火,渡过这漫长的几个月,为来年再做新的打算,对于他们来说,冬天是休息的,是用来储蓄力气的,而对于整个呼伦贝尔草原来说,冬天也是用来积蓄元气的,等到明年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时候,大草原依然壮阔,牛羊肥美,草绿花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