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村原由松山、洪茂和新亭三个自然村合称为三社。1950年成立了大队,再增加了东、西蔡两个自然村,三社现为五社,但村名仍按历史上习惯的叫法,仍叫三社村。
三社村的新亭社,建于新亭山丘东侧,故名新亭。而洪茂社建于洪茂山丘地,故名洪茂。只有松山的取名,来得有趣,松山原名松柏窟,当时建村时,在村南瓮王山上有棵很大的松树,此树处在低凹处,村人就取名为松柏窟。在1955年间,社里成立了芗剧团,剧团标名为“松山剧团”,由于剧团著名的缘故,人们慢慢有意无意地把松柏窟的社名称为“松山”,1958年成立生产队时也叫着“松山生产队”。从此,松山就成了社名了,松柏窟反成为别称了。
东蔡与西蔡统称蔡厝,因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社,就很自然地取名为东蔡和西蔡了。
顶许村西侧有条溪,叫做许溪。顶许位于许溪的上游,故称“顶许”,而下许位于许溪的下游,就称“下许”。
顶许村有一个社,早先该社四面围墙,村民居住在墙内,自称住在寨内,取名叫“寨内”,但后来,由于围墙拆毁了,寨子破落了,人们改称为“破寨”,至今仍叫“破寨”。
顶许村有一个自然村叫大东山,据说早先这地方有两座较为明显相对立的山头,一座小山头位在后溪镇境内,无人居住,另一座大的山头,居住人口众多,这些居民来自于禾山的东山,为念及祖籍,就取名“大东山”。
山埔又名散埔,是顶许村辖内的一个呈七字形的自然村,据说该自然村的村民,以前是以搞面线为糊口,因为较为集散各自为铺,村名就叫“线铺”,后来改叫为散埔,解放前又改叫山埔。
湖里是顶许村的一个自然村,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先前,有一位从集美来后溪养鸭的村民,某一天赶着鸭群路过此地,正好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低洼处很快水满成池,鸭群赶路辛苦,见到此处有一个好大的湖池,快活地飞跑冲进湖里,怎么赶都赶不上来,养鸭的村民万般无奈,索性就地搭棚,在此落户放鸭,没想到养鸭事业大有发展。因地养鸭,以湖发财,人们把此地取名为“湖里”。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sappl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