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360采用了Qi标准,充电体验无疑更出色,能够和Nexus系列手机共用同个充电器,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的办公环境下、餐饮过程中、行车环境中、在家庭生活中,即生活的大部分场景之下,我们的设备都能在我们的不刻意间得到充电(对可穿戴设备的意义就是不用摘下充电),让充电习惯更加友好。由于现在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Qi需要对准线圈位置(三线圈技术的运用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充电距离也有所限制,显然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要求还是无法满足,而运用磁共振原理的A4WP在功能上能够满足要求,但是今年才刚刚步入正轨,缺乏足够的使用尝试。这就形成了一片极富价值的技术空白,苹果的Apple Watch就如同是催熟剂,将极大的催生出各大标准技术的成熟壮大来满足新的需求。
新技术蓬勃发展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不断发展不断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在智能手机上能干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手机的性能越越来越强,不管手机变得多大,电池总会是限制其不断智能化的瓶颈。在电池革命距离我们遥遥无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无线充电来满足我们不断延长设备一次性使用的时长。无线充电技术给了我们一种可能,让我们抛弃掉线材,完全不用去考虑充电的问题。而无线充电领域目前无线充电领域尚无统一的标准,现有的三大标准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Qi,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都在试图成为全球通用的最终标准。相信所有深谙无线充电行业的人都不会陌生,就不一一赘述了。近些年来也涌现出不少令人兴奋的新技术。
美国Witricity公司为了完全解决实施无线充电时需要对手机摆放距离和摆放位置有要求的问题推出过采用磁共振的无线充电技术,它可以让手机离开充电器一段距离仍然保持充电状态,同时对位置要求没那么严格,同时还可以同时为多款设备充电。在CES2013上,已试制了使用该公司磁场共振技术的多款无线供电产品。
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公司 Energous前不久介绍了一项叫做WattUp的无线充电技术,用户只需要将自己的智能设备加上特别的外部接收器或放在专用的保护套里,之后专门管理的应用程序可以检测在充电站发射装置 15英尺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充电设备,随后只要启动程序上的充电开关,该设备即可进行充电。更令人愉悦的是,该公司在上个月底已经宣布,该技术很快应用于海尔家用电器。
由两个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两个妹子Meredith Perry和Nora Dweck成立了uBeam公司,uBeam的思路则是利用超声波作为媒介。其过程是首先将充电器的电能转化为超声波,然后在另一头用设备捕捉这些超声波转换回电能,接收者再连接该设备实现充电,这如同WiFi一般简单,为了支撑其商业化,这家初创公司在上个月底刚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产业端逐渐打通,生态逐渐成型
相比于智能终端对采取无线充电技术的谨慎,产业链上游表现无疑表现出积极的信号。
今年年初,PMA联盟与A4WP签订了初步合作协议,将彼此接受对方的无线充电技术,这意味着基于两大标准的无线充电设备,均可兼容对方标准的手机,近期PMA联盟也正式宣布未来PMA将不再发展下一代的磁感应标准,而在磁共振方案亦将采行A4WP的标准。这意义足够巨大,PMA目前支持者包括金霸王、星巴克、麦当劳和AT&T等,Powermat截止去年年中在美国大型机场、咖啡店、购物中心和体育场等地已经部署超过了1500个充电点。在欧洲,已与Powermat合并的PowerKiss 已经在机场、酒店和咖啡店监督安装了1000多个充电点,并且在麦当劳部分欧洲餐厅已安装了无线充电点。而星巴克更是近日在旧金山湾区的 200 个店面设了无线充电站,如果这次试点反响不错,将会有十万个设备投放至全美,年内将进军欧洲和亚洲市场,时间上来看推广到的时间不会超过明年二月。
而A4WP呢,去年12月推出面向消费市场的品牌 “Rezence”,由于可以实现松耦合、一对多充电、可以做更薄的线圈、可以通过蓝牙来通信等很多优势自诞生之初一直被看好,可由于技术、成本、安全认证的限制(主要还是磁共振方案充电效率不及磁感应方案,大众对高频率电磁波对健康的影响也存疑)一直鲜有具体解决方案上市。不过A4WP在跨设备上步子迈得很大,其Rezence基本系统标准1.2版为了给可穿戴设备用户提供最友好的使用方式,支持设备可水平或垂直放在无线充电器上充电,在未来也会支持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这两种技术标准的兼容无疑将降低无线充电普及的难度。
作为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WPC自然也积极应对,于今年年中推出Qi 1.2版本,正式纳入磁共振技术了,充电距离达到了45毫米,功率最大能支持2000瓦,Qi充电器也开始能支持多个设备充电。
无线充电中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是高通,他已经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4年首届电动方程式锦标赛赛场上秀了一把Halo无线充电技术,该技术成功运用到了领航车(宝马i8)和医疗车(宝马i3)上。在智能终端的无线充电领域,高通是A4WP的创始人,在2013年9月加入了WPC,支持Qi标准,紧接着,10月份,高通又宣布支持PMA标准。三种标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成熟,高通身在其中还是起了积极的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