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菏泽学院有专任教师1107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5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9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学校拥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常年聘任5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5]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团队名称 带头人 入选时间 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李洪奇 2008年 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林宪杰 2011年 公共教育学教学团队 赵玉英 2012年
[5] [7-9]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6月,菏泽学院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卓工计划专业2个,山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精品课程2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5]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0]
省级特色专业(6个)
生物教育、心理咨询、物理学、财务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5]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
机械电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10]
山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
财务管理。[10]
省级精品课程(22门)
文学概论、写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微生物学、人体组织解剖学、数字电子技术、排球、电路分析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软件工程、数据结构、金工实训、电工实训、数控实训、汽车实训、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DSP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5]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植物生理学。[10]
3学术科研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12月,菏泽学院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2]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动物生理生化与应用实验室。[11]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
水浒文化研究基地。[10]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音乐系。[10]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菏泽学院主持了国家级立项课题4项、省部级39项、市厅级80项,获得省部级、市厅级奖励25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67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365篇。[1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