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潼关2

家乡区县: 陕西省潼关县

我真实地扮演着生活中的一个角色,完全情不自禁地表露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聚精会神地在各种会议上讲话、发言,红脖子涨脸地同别人争论问题,热情洋溢地表扬那些忘我工作的人们,也言辞过份激烈,甚至是大声疾呼地批评那些错误现象和工作有失误的同志,有时喜悦,有时忧虑,有时激动不己、充满信心,也有悲观消沉、痛苦头疼的时候……在这不算小的一块生活舞台上,我全神贯注地进入了角色。由于真诚忘情地去工作,去生活了,就使得我对潼关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印象和感受。在这里,很愿意把我所认识的潼关如实地介绍给每一位朋友。

潼关县的历史文化就像它身边汹涌东去的黄河一样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仰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流传于这里的民间故事来看,远古的神话传说,无论是盘古开天地,巨灵造山,还是女娲氏创造人类和夸父逐日,莫不与潼关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为潼关这地方蒙上了一层古老而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仿佛那些山、原、河、沟都透着仙光灵气,风霜雨露也似乎飘忽闪烁着一种捉摸不定的神秘。

1991年夏天某一日,我曾与友人奋力登上了潼关南部山区的佛头崖。那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仙光灵气和神秘。的确,当你登上县城南面那座高高的佛头崖巅,环视四周,你就觉得自己完全置身于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南眺秦岭堆成绣。“西望长安”虽不见,却有高如云表的华岳连花峰擎天遥立着,云遮雾罩里,仿佛是一尊顶天立地的大佛。回首东望,秦岭十万大山雄峙列阵,峰巅战云滚滚,凿石开矿炮声隆隆,又令人联想到古代征战时严阵以待的长蛇大阵。这是别处很难看到的气势极为恢弘的景观。使人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又不禁联想到不久的未来。继而想到历史的久远,大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顿生一种万念俱消的超脱。于是,遇到朋友有了难以自拔的烦恼,我总劝他去登一回潼关的佛头崖吧。在那里你会对人生产生新的理解,会得到更接近宇宙规律的大彻大悟。还是站在那高高的佛头崖上,假若同我们那次一样幸运,也遇上一个雨后晴和景明的日子,你再面北俯视潼关的原野。远处,黄、渭、洛三河交汇的情景看得格外真切。仿佛是三根粗细不等的麻绳,转眼间被一种自然拧成了一股结实的粗绳。一条横断土塬的禁沟,由蒿岔峪口直通黄河岸边,把一个潼关切成了东西相等的两半,也形成了举世无双的雄关天险。在这高崖绝顶上,你还会看到在这片原面破碎,沟壑纵横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潼关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路渠交错,阡陌连片,墨绿色的果园和翠绿的阳光的楼房,掩隐在绿荫丛中。目力所及极,仿佛是一座地形独特的天然生态公园。望着这,你会顿然醒悟到,你方才所见的,西边的“仙境”和东边的历史“群雕”——虚幻和遥远,都不及这眼下的现实形象来得真实、生动,显得美妙迷人。这是辛勤劳动所创造的奇迹,是一种充满生机的雄浑之美。是的,登上高高的佛头崖望潼关,就像拉开一定的饿距离,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去欣赏一张大写意的山水野图,才能看到那在近前和平视所不易见出的浓淡参差、风情与神韵。

我也曾同几位客人登上黄河轮渡。船至中流,回首南望,潼关又像一位背靠秦岭盘腿安坐于黄河岸边的历史老人。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千百年来,自青藏高原上不远万里奔腾而来的黄河从它眼前脚边昼夜不息地涌流过去,无情的风霜雨雪在它身边咆哮肆虐。它亲历了多少改朝换代的动荡,又经过了多少烽烟战事的蹂躏,真可谓阅尽了人间沧桑。岁月悠悠,千百年过去了。它依旧泰然稳坐,依旧保持着那种镇定和安详,那种孩子般的好奇与天真。瞧那浸泡在淡黄色泥水中的巨大的条石,原先是古城水关的础石。如今城墙既毁,唯这条石还坚不可摧地镇守在水中,守护着这一片良田沃土。数百年的激流冲刷,并没能使它改变坚硬的本质或失去固有的棱角。眼下这时而裸露、时而侵入水中的鹅黄色的础石,远远看上去,倒象是潼关这历史老人那一双裸露着的巨足。

哎呦三三(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