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这两天,市交通局、公交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细化最终的公交班线运营方案——杭长线客运专线义乌段即将在12月10日投入使用,我市计划加密、增加公交线路来进一步满足火车站区域旅客的出行需要。  城市拥堵,是当前市民非常关心的话题。总体来说,“治堵”是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无疑是治堵长路上一剂“良药”。

就我市而言,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是指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据市交通局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市现有公交线路170余条,公交车1315辆,平均每天输送旅客达到了53.09万人次,城区公交分担率达到了12%左右。

上述数字的增量,只是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缩影。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我市于2010年11月正式实施了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局面,公交线网由原来的城区公交、乡镇公交、农村支线三级公交网络变成了二级公交网络,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公益性城乡一体化票价体系,引导群众选择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

自2010年底到目前,我市已累计新增公交线路39条,加密、延伸、调整公交线路112条,新增公交车493辆;基本实现了全市内外交通和城乡交通的快速转换,农村群众公交出行可直达各中心镇(街),一次换乘到市区,各镇街一次乘车到达国际商贸城。

为提高公交分担率,就必须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从公共基础设施的角度入手,就是要加大建设投入,在现实层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我市城市建设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在衔接方面存在不足,这容易导致公交车停靠对通行造成一定影响。”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公交车停靠港湾式站点较少,大部分公交车停靠在行车道上,对交通影响较大,乘客上下车也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我市还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公交专用道,“公”、“私”混合在一条道路上开,也影响了公交车的行车速度。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修编完善相关规划,拟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对有条件的423个公交停靠站点进行港湾式改造,并计划在双向6车道的城区主干道上率先实施公交专用道改造,两年内先完成江东路、西城路、雪峰路、商城大道等道路的公交专用道改造,尽可能减少公交车停靠对交通通行的影响,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的公交出行环境。此外,我市计划公交车总量每年增加5%,2017年达到1500辆以上;完善公交网络布局,到2017年实现环城路以内500米半径全覆盖;有序增加出租车投放量;建立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截至目前已投放了6000辆公共自行车,并计划每年增加投放量。

在此基础上,因城市快速发展需要,我市调整了客、货运场站布局,对其进行了重新规划,以减少长途客车、货车进入中心城区。同时,准备启动建立智慧运输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公共交通运力合理调度,使公共交通更具吸引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陶俊民(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