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小吃文化推广案例分析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浦口区

浦口区小吃文化推广案例分析

 内容提要:

      浦口区一个坐落在长江以北的一个小城区,小小的城区里蕴含着浓厚而深蕴的文化,求雨山文化园 南京长江大桥 抗日英雄壮士纪念碑 浦口明城墙 江浦文庙 林散之纪念馆 南京泰山庙 南京萧娴纪念馆庄昶墓等等一系列的文化遗产。对于这些也许好多人都慕名去看过了,有的人也许为之惊叹,有的人也许为之兴奋的鼓掌。但是这些还不是浦口区,一个有内涵的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浦口区生活了二十年,她最令我神魂颠倒的属她的小吃文化了.我就是通过此次活动,通过梧桐子网站让大家了解并喜欢上我的家乡文化。 

正文报告:

 1、选题说明:

       刚开始接触到网络营销这门课,刚知道有为家乡代言的这个活动,就对这门课提起了兴趣,有种特别上档次的感觉。渐渐的,在梧桐子网站上发布的介绍家乡的文章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越发的爱上了这个网站,现在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2、课题介绍

      说起浦口区的小吃文化,首当其冲的当属星甸烤鸭。烤鸭星甸独特的名菜,誉满中外。烤鸭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以前中国南北朝就已有“炙鸭”。元朝天历年间(公元1330年)的御膳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列入了席上珍品"烧鸭子",就是今天的烤鸭。

      那时烤鸭之法为叉烧,是将鸭子的内脏取出后,把羊肚、香菜、葱、盐拌匀,置鸭腹内,用叉在炭火上烤熟。如今的星甸烤鸭是选用农户家闲散养的鸭子制作的。烤制前,先把鸭子腿毛洗净,取出内脏。然后在皮和肉之间压进空气,使皮肉分离,再在鸭体上涂上麦芽糖浆,蜂蜜,凉干。这样整个鸭子色呈深红,似上了一层红漆,因而有些外国人就幽默地把烤鸭说成“漆鸭”了。

      烤鸭其烤法是把鸭子送进烤炉之前,在鸭膛内灌入开水,待鸭子烤熟后才把开水放出。烤炉里用枣、桃、梨等硬木作燃料,这些燃料少烟且有香味,火力大而不烈。每只鸭子通过40分钟左右的烤制,外焦里嫩,肉层饱满。当然这只是烤鸭的做法,对于它的吃法就更讲究了:

讲究季节:吃烤鸭必须在合适的季节里,季节不好则影响口味。品味者主张在冬、春、秋三季吃烤鸭其味最佳。原因是冬春二季的鸭子,肉质肥嫩;秋天天高气爽,温度和湿度都特别适宜制作烤鸭,而此时的鸭子也比较肥壮。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较大,此时的鸭子肉少膘薄,质量较差,烤制后的鸭皮容易发艮(即不松脆),所以口味相对较差。

讲究片法:因为片得好不仅菜肴造型更佳,而且口味更美。烤鸭烤制成后,要在鸭脯凹塌前及时片下皮肉装盘供食。此时的鸭肉吃在嘴里酥香味美。片鸭的方法也有讲究,一是趁热先片下鸭皮吃,酥脆香美;然后再片鸭肉吃。二是片片有皮带肉,薄而不碎。一只2公斤重的鸭子,能片出100余片鸭肉片,而且大小均匀如丁香叶口感则酥香鲜嫩,独具风味。

讲究佐料:吃烤鸭的佐料有三种类型,它们各具不同风味,适应不同宾客的口味需好。一种是甜面酱加葱段,再配黄瓜条或青萝卜条等,以清口解腻;一种是蒜泥加酱油,也可配黄瓜条或青萝卜条等,蒜泥口感清香又带一丝辣意,也可解油腻,它是早年很受欢迎的一种佐料;还有一种是以白糖为佐料的甜食法,较受不喜葱蒜的顾客偏爱,尤受年青女性的欢迎。

3、方案策划思路:

(1)、推广主题:

         浦口区星点甸烤鸭!

(2)、推广目的:

         让五湖四海的朋友都知道浦口区,都知道星甸烤鸭。

(3)、推广方法:

       在梧桐子网站上发了一篇这样文章,然后把文章分享到了QQ空间 博客上就,引起了强大的回应,好多不同地方的朋友浏览了我的文章。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网络能离秀的魅力,就一篇这样简单文章,不但给我找到了自信,也算是给养育了多年的家乡一点回报,还有好多朋友通过微博加了我为好友,向我咨询南京的各类景点,各种小吃,文化 习俗等。因为这个活动我还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觉真的不错,真心感谢网络能力秀举办的这个活动,既给我无聊的生活增加了充实感,也让我找到了存在感。

活动总结:

       渐渐的这个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期间有喜也有忧。这篇文章也许是为家乡代言的最后一篇文章,但是通过这个活动为家乡代言的心是不会改变的。再次感谢梧桐子这个网站,给了我一次展示我家乡的机会,给了我一次感谢老师的机会,唤起了我们感恩的心。最后,希望梧桐子这个网站坚持下去,也祝福我的家乡蓬勃发展,祝福我自己一帆风顺!

拒绝平庸(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