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竹编

家乡区县: 广东省信宜市

  信宜竹编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广东省信宜市以竹器为主的编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明清时期民间便用竹子编织一些竹筐、竹箕等农用工具,以自产自销为主。竹器工艺品的规模生产,主要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以社队企业为主,产品限量出口。到了八十年代初,信宜的竹器工艺品引起国际贸易界的关注,受美国、法国、日本邀请,中国贸易代表团曾于1980年率领信宜的竹编工匠到上述国家进行过竹编工艺表演,深受外宾的青睐。从此,信宜的竹器工艺品扬名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广东信宜市竹器编织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产量较大,是当地出口创汇最大宗的工艺品。

  信宜市属“八山一水分田”的山区,林木竹藤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20多万公顷山地,大部分的山地有自然生长可供编织的竹、木、藤、芒,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为了加快发展竹器编织业,多年来,信宜市广泛发动群众种竹,全市竹种主要以单竹、毛竹、楠竹、黄竹、石竹为主,竹子的总面积达4万多公顷。竹子种植初步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和基地化种植。竹子的大面积种植,为竹器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促进了竹器加工工业蓬勃发展。

  编织篾器主要有三道工序,即劈篾、造型、编织。劈篾要求宽窄一致,厚薄均匀。高手开的篾细如丝、薄如纸。造型是关键,工艺体现在设计造型上。好的造型标准规范、美观大方。编织是最后一道工序,形状定好,织起来也就容易了。
全市有一批竹编工艺的能工巧匠,编织工场星罗棋布,遍及全县各乡镇农村。他们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不断设计新的花色品种,这些品种深受欧美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欢迎。另外,信宜的编织企业根据欧美市场的行情和需求,为迎合西方人的审美观,高新聘请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在竹器编织工艺上积极探索,不断研究开发新品种。竹编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编织艺人手工精巧,善于创作,并能根据市场变化而不断创新。竹编生产由单一的竹编,发展到用竹芒藤柳等为原料,开发出竹藤、竹木、竹芒、竹铁混合编织。所出口的竹器制品花色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篮系列、彩篮系列、飞碟系列、书箱系列、圣诞系列等,近万个品种。这些竹制品的形状五花八门,有飞鸟型、家禽型,有花卉状、塔状的,有鸳鸯、蝴蝶型的等等,琳琅满目,枚不胜数。

丿木丶(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