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府(既今潮汕地区)为闽越地,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汕划给南越, 唐代 综论有关历代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州郡建置以及边防政令等﹐略于远古﹐详于当世的全书《通典》,记载,“潮州,潮阳郡,闽越地。”唐代地理总志《十道志》也记载,“潮州,潮阳郡,闽越地。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 州为闽地,该书还记载海陆丰一带亦闽越地 ,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保留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的地理全书《太平寰宇记》等书也都记载 潮州为闽越地。 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人等 。“
潮汕各邑设置时间
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汕一带划给南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秦王朝置揭阳戍,隶南海郡;
历代地图(部分)
历代地图(部分)(11张)
前111年,汉王朝置揭阳县,隶南海郡;
331年,取消揭阳,始置海阳、潮阳,隶东官郡;
413年,晋王朝始置义安郡;
523年,饶平县、南澳县一带划回福建。
开皇十年,590年,隋王朝罢州设县,次年,于义安县设立潮州,以潮水往复为名,潮州名始此;
隋朝开皇十二年(西元592年),划回福建。
隋朝大业三年,西元607年,罢潮州为义安郡,隶扬州,再次划回福建;
621年,唐王朝复潮州;
唐贞观三年,西元629年再次划回福建,隶属江南道福建观察使。
唐贞观十年,西元636年,改隶属岭南道。
工夫茶 烧瓷 花灯
工夫茶 烧瓷 花灯(83张)
景云二年,西元711年,再次划回福建,潮州先后隶属江南道福州都督府,
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使。 742年,改潮州为潮阳郡;
开元十年,西元751年,从江南道改为岭南道管辖。758年,复名潮州;
1121年,宋王朝新置揭阳县;
1279年,元王朝设潮州路;
1369年,明王朝设潮州府;
1477年,始置饶平县;
1524年,始置惠来县;
1526年,始置大埔县;
古城老区
古城老区(80张)
1563年,始置澄海县、普安县;
1575年,南澳岛开始分属福建,广东,设南澳副总兵,即“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军营。 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管辖闽南、台湾、粤东海域军事,直到1915年,南澳全岛才划给广东。
1576年,始置南澳(镇);
1582年,改普安县为普宁县;
1738年,清王朝始置丰顺县;
1858年,辟潮州为通商口岸,同治纪元改以汕头为商埠,隶澄海县;
1912年,改南澳厅为南澳县;
1914年,设潮循道尹(驻汕头)统领广东省东部,海阳改名潮安;
1921年,设汕头市政厅,与澄海分治。
……
1949年大埔县析出;
1965年丰顺县改属梅县地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