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彬州之子王辉,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彬县的多位古代名人,希望大家多多了解。
姜嫄,一作姜原。传为周族始祖后稷之母,有邰氏之女,帝喾之妻。据《诗·大雅·生民》和《史记·周本记》载:姜嫄野祭时在履迹坪(今城关镇南沟村内)踩踏巨人脚迹,怀孕生稷。以为不祥,随之丢弃于隘巷,过往牛、马都避而不踩;又丢弃在山林,适逢林中人多,又弃于南河巨石上,飞鸟用翅膀遮盖,母狼用自乳喂养。姜嫄以为神物,遂抱回抚养。后世尊称姜嫄为圣母。城内隘巷,城外履迹坪、狼乳沟等均以姜嫄与其传说而得名。今炭店乡水北村有姜嫄墓。 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曾一度被弃,故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舜时为稷官,主管农事,教民耕种。周族认为他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 公刘,(前1600?—前1520?)一说为尧舜时农师后稷的曾孙,一说为后稷的十余世孙。夏末商初在世,为豳地的开拓者,周族开国奠基人之一。约公元前十六世纪末,夏桀暴虐乱政,废农桑。公刘失去世袭的农官,率族迁徙于豳。他跋山涉水,勘察地形,发现泾水北岸土肥水美,气候宜人,遂率族人安营扎寨,建立城邑。公刘修复光大后稷开创的农耕事业。整田界、定疆土,播五谷,种桑麻,饲禽畜,使犁锄得宜,栽播合时,收成甚丰,人心归顺,生活安定。公刘利用日圭测影,确定农时节气,并观察研究地形地势,筑坝修渠,引水灌溉,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发展了豳地农业。豳民因此丰衣足食,尊戴公刘,唱歌颂其“笃公刘”。汤灭桀建商后恢复农桑,封公刘为豳公。今龙高乡土陵村有公刘墓。 古公亶父,文王之祖。古公即“远祖先公”的简称,亶父是其名字。公刘居豳300多年后,古公亶父继位豳公。此时,商王武乙暴虐,激化了民族矛盾,使豳地不断受到戎狄的侵扰。《史记·周本记》载:古公于豳地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拥戴。薰育戎狄侵犯,古公给予了大量财物,后又侵犯,欲占地夺民,百姓皆怒,请求抗战。古公说:“有了百姓,做君主是有利的。今戎狄所以侵犯,是为占地夺民。民归附于我与归附他们是一样的。民要为我而战,让我杀人父子而做君主,我不忍心去做。”于是率家眷离豳,渡漆、沮,逾梁山,到达岐山周原。豳人扶老携幼,随古公而去。相传聚集出发的地点就是今城关镇万人村。别国百姓闻知,也纷纷投奔古公。古公迁岐后,定国号为周,遂设官吏,规划田土、筑城造室,拓荒耕播。为发展生产、抗御戎狄、缓和内部矛盾,复用商助耕制,周族渐强,奠定了东进灭商之基。周武王定天下后追尊为太王。明嘉靖十五年(1536),县城南门外东隅建太王祠,明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唐锜撰有碑文。 公孙贺 ,(?—前91)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今彬县水口乡祁家崖村,曾用名孙村)。少时为骑士,从军数有功。汉武帝为太子时,贺为舍人。武帝即位,迁大仆。贺的夫人君孺,是卫皇后之姊,由是有宠。元朔六年(前123),贺以车骑将军,随从卫青出战有功,封南窌(jiao)候。太初二年(前103),武帝要公孙贺代石庆为相。贺说:“我本是山野之人,因为骑马射箭才做了官,要我当宰相,恐怕不能胜任。”武帝受了感动,说:“扶起丞相”。贺不得已而拜相,封葛绎侯。征和二年(前91)因受其子敬声案牵连,死于狱中,归葬故乡。今彬县祁家崖村有公孙贺墓。
好了,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我是彬州之子王辉,我为我的家乡彬县代言。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h513027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3973363226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973363226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
梧桐子网站-彬县: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binxi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