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连州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俗话说“好山好水长生地”,地处粤北的连州,虽然经济发展比不上珠三角,但这里的人均寿命76.4岁,百岁老人有四十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的1.6%,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这不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事实上跟当地浓浓乡土味道的饮食习惯也不无关系。近年当地甚至评选出“连州十大长寿美食”,可见长寿乡的人们对风土美食的认可。
早餐也风味
说到连州的早餐,最典型的应是东陂水角糍。这白白嫩嫩的连州地道水角糍,是用粘米粉打皮,以沙葛或馬蹄,肉碎,冬菇粒,葱花作馅,经调味包成三角形,隔水蒸熟后,上一层熟油,便可上桌,客人可点芥辣或豉油进食。咬一口鲜香四溢。此是最有代表性的连州早餐,异乡人返城,必一寻这传统怀旧味道。
另外一样负有盛名的连州早餐是星子牛肉面。它的存在,令星子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声名远播至珠三角地区。星子牛肉面好吃的秘籍,在于它的酸菜和汤底:所用的酸菜必须是自制的老坛酸菜,酸菜里面包含着酸萝卜和酸辣椒等;汤底则是精心熬制的老火靓汤。加上新鲜嫩滑的牛肉,既有楚南人饮食的辛辣韵味,又有岭南人清淡高雅的风范,令人回味无穷。
坊间遍小吃
走在连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个个的小摊档在“炸油糍”,萝卜燉、花生燉、红薯糍、大薯糍、咸煎饼、星子牛肉糍,五花八门。其中星子牛肉糍更被评为“连州十大长寿美食”之一,它是用面浆裹着用佐料及蒜苗腌好的牛肉,放入油锅炸成的,是最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
在连州还有一个怪现象,不管寒冬酷暑,你总能看见一簇簇的人围坐在一个热气腾腾的小推车前,就着两口大锅,一人一个大碗,即涮即吃,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连州牛杂档。一串串的牛杂、肉丸、海带、萝卜、豆腐,用特制的汤料慢慢把味道熬至渗透,还可再蘸上连州人最爱的“味碟”,那滋味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那只能叫“连州味”,非亲自品尝不可体会。爱牛杂的人们即使吃得大汗淋漓,仍然止不住“再来一串”的诱惑,那景象真是热火朝天。
家常“连州味”
连州人的家庭菜式也带有浓厚的乡土特色,而且选择更多。如菜心炒腊肉、焖蛇碌、风味焖牛蹄、山塘酿豆腐、星子扣肉、酸菜(笋)鱼汤、蒸牛肉干、牛杂煲等都入选了“连州十大长寿美食”。
连州饮食文化综合了粤湘桂的特色,酸辣兼有,焖、炒、炖、煲齐聚。要领略富有连州风味菜式之鲜滋美味,那定要尝尝热荤的本地小炒。火辣惹味的酸笋红椒炒猪肚,金黄松化脆香的家乡炸酥肉,滑嫩的红烧山塘水浸豆付,再有肉质入味的焖牛蹄,配上一煲老火的冬瓜莲子百合老鸭汤,令你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年节爱吃“糍”
在传统的节日里,连州各家各户也会自制糕点油糍应节,而且各个乡镇又有自己的特色做法。如东陂星子、保安西岸等地方,各处乡村各处例,它们有着不同的喜庆节日,而且各有独特的传统地方美食,可说是“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清明节的卷筒糍、端午节的连州粽,中秋节的星子豆沙饼,都非常有地方特色。特別是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炸油糍或者蒸萝白糕、甜板糕(即年糕)等。油糍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豆沙糍、芋头糍、拍扁磁、刮浆磁、糖环、油角等等,年节食品的丰富超乎想象。
春节期间,连州人连续一段时间都要吃甜酒糍作早餐。入冬时候,连州人开始在家中酿制甜酒,寒冬腊月里的甜酒磁是一流的御寒佳品,那滚热甜辣的滋味,又有几分酒气,配以韧香的拍扁糍,煮成令人垂涎三尺的甜酒磁。
各地有特产
连州钟灵毓秀,物产丰富。在很多外来人看来,除了风景怡人,连州最吸引人前往的当属当地土特产,浓郁的山区风味,传达了另一番粤北地域人土风情。过去连州有“三宝”:蜜枣、黄精、龙须草。如今,东陂腊味、星子红葱、连州溪黄草等三个品牌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州菜心、东陂腊味、连州水晶梨、连州白茶、连州茶油、丰阳牛肉干、连州溪黄草、瑶土猪、连州沙坊粉、连州腌菜被评为“连州十件宝”。
同时,城东出产的以粉甜著称的莲藕,鲜甜的松树菌,爽脆的小竹笋,土产诸如金针、百合、笋干、蜜枣,水果有蜜柑、水晶梨、柚子等,蔬菜更有黃芽白、大肉芥莱、芹菜、蒜子,江河溪涧的鲈桂鱼、黄角鱼、水螺、河蚬等等数之不尽。
有了丰富的食材资源基础,结合本地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连州人不但将其化成盘中美食,还创造了如腌菜苲、酿甜酒、晒腊味等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統食品,久而久之形成了粤西北独特风味的饮食文化习俗,一直沿袭下来,至今不衰。
丰富优质的食品,为连州人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基础。瑶安瑶族乡曲洞村的老人黄土妹103岁了还能下田锄地,“我们吸的是新鲜空气,喝的是天然矿泉水,吃的是农家无污染蔬菜,当然长命百岁啦。”

(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