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铁画艺术创始人汤鹏

家乡区县: 江苏省溧水区

 汤鹏,字天池,溧水县石湫镇明觉人,生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为中国铁画艺术创始人。
汤鹏少年时,因家贫逃荒去芜湖一铁铺学徒。该铁铺与清初著名画家萧尺木(云从)(1596~1673)近邻。汤鹏对绘画很感兴趣,常在劳作之余观看萧尺木作画,晚上就在青弋江边沙滩上用竹枝练习。岸边垂柳、江滩芦苇、水上渔舟、以及鱼、虾、螃蟹,都是他写生的对象。
据清代谢堃《金玉琐碎•铁画》记载:“幼闻芜湖铁工汤鹏与萧云从为邻,辄观萧作画,萧恶其蠢,呵责之。汤发愤曰:‘尔谓我不知画耶,乃锻铁作画。’”开始锤制一些小量生物,如菱角、知了、螃蟹、芦叶等,经常年刻苦钻研,终于达到了“攻金竟类攻皮鞣,赋形有物,无不如意”的程度,锻制动植物小景,应手而成。可汤鹏并不满足既得成就,想作山水屏幛,苦不得法,乃登门向萧云从求教。萧为汤鹏的坚韧意志所感动,与他共同切磋画艺,运用“减笔皴”的笔法锻制大幅山水铁画,用这种笔法以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各种脉络纹理。
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以低碳钢等金属材料锻制,吸取了国画和金银手饰、剪纸、雕塑工艺等特点,运用黑白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富有较强的立体感,以挺拔、豪放、刚劲有力、古朴典雅等特点独树一格。作品分为四大类:1.尺幅小景,如花草、松树、翠竹、老梅及蜻蜓、飞蝶和各种神话故事、人物等,画幅直径1尺左右,嵌进红木框里,以素绢作背影,挂在粉壁上,黑白相衬,分外醒目。2.铁画(花)灯,用4幅或5幅、6幅精巧的铁画(花)合嵌而成。铁画灯既可吊挂,也可加上灯柱立于墙角,随时搬动,美观实用。3.铁画屏风,有4扇、6扇、8扇之分,扣束联结,可以折叠、移动。大幅山水铁画屏风有宽达12幅者。4.铁字,将古代和当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正、草、篆、隶4体,锻制成字。今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铁字对联,是汤鹏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所作,苍劲洒脱,为稀世珍品。
汤鹏厌恶市侩俗儒,宁守穷而不折腰献媚,好饮而囊空,“独怜奇技坐天穷,江天日暮酒钱空”(《铁画歌》),晚年生活十分潦倒。
汤鹏死后有两个孙子继承了他的技艺,后又传于他人,解放前夕,铁画已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铁画才获得了新生。芜湖艺人以黄山玉屏峰旁的千年迎客松为蓝本创作的巨幅落地铁画《迎客松》,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因毛泽东、周恩来常于其前与外宾留影而闻名于世。

萝卜卜卜(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