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前372-前298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邹城市东南马鞍山下凫村)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然而,他却得到了母亲良好的教育。相传,孟子年幼时,由于周围环境不利于学习,孟子的母亲三次搬家,终于选择了学校附近,让孟子安心读书。“孟母断机教子”更是千古佳话。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刻苦学习,十分推崇孔子,他把继承孔子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志愿,同时他又发扬广大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
“仁”是儒家思想内核,孟子更重视仁义,更加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孟子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提倡减轻赋税,实行仁政。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并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由于孟子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被后世颂扬为“继往圣”、“开来学”,最终被封成“亚圣”。孟子的言行,主要收录在其弟子编辑的《孟子》一书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