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人喜欢吃面,也有不少与面有关的笑话。
一、
一食客到面店吃面,进门后见生意红火,热闹非常,便大声喝道“鹿碗面来”。店家听后转呼厨房“六碗面来”。食客听后忙说“我不是牛肚”,店家又转呼说“加碗牛肚”,这可让食客还没吃就气饱了,旁人则笑得喷面。
二、
上世纪六十年代,粮食缺少,实行定量供应,一般成年居民是每人每月大米指标24市斤。县城有一个干部,是个大胖子,体重少说也有二百来斤,他的饭量很大,政府给他特殊照顾,每月供应是45斤。一日,他到工农兵饭店吃面,一下要了八碗。八碗面端上来以后,他不好意思一口气吃完。吃了一碗后故作等人状,然后说“他妈的,还没有来,干掉他”,接着又吃了一碗。就这样,吃一碗,说一次,不到半点钟,把八碗面吃完了。
三、
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不足大家都吃不饱。一到夜晚,村里的男人就要“打斗四”(AA制)搞吃的,打面吃是最高级的享受了。一晚,采石场的几个好友相约到阿甲家里打面吃,阿乙最卖力,搜面、杆面、切面全套包干,忙的满头大汗。阿丙最懒,连往灶公里添鲁基的活也不干。煮好分面时,阿乙和阿甲商量好搞衰阿丙,在他的碗里多放了一把盐。然后甲乙两人一边吃一边说“盐放多了,太咸了”。阿丙也一边吃一边说“好咸”。三人吃完后,阿丙咸得顶不住,在水缸里舀了一大葫勺水喝下去。甲乙两人看到阿丙被盐咸得喝水的惨样,哈哈大笑起来,阿丙才知自己被整蛊。
四、
端午节打面食是湖寮人的习俗。而一九七五年的端午节,别说粮店没有面粉供应,就连粮食加工厂都无面粉。刚好节前二天在公社开大队书记会议,有个书记首先发难,说“过节了,你们粮店、加工厂竟敢无面见人”,其他书记跟着起哄。最后公社书记只好表态,叫粮食加工厂想办法给每个书记5斤面粉。大队书记有了5斤面粉,不但家里过节有面食,还在我们面前炫耀书记们大骂粮店、加工厂“巫面见人”之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