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始建于1914年,至2014年已建校100年。初创时名为“圣功女学校”,1929年更名为“圣功女中”,1952年更名为天津师院女附中,1973年更名为“天津市新华中学”。
天津市新华中学是传统市五所学校之一,与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天津第一中学、天津实验中学并称。
1914年6月28日,天主教会神甫李鲁宜、杨仁址与教友陈尽仁、英实夫等人在天津法租界(今和平区)义庆里租校舍招生开学,定名为“圣功女学校”,首任校长为夏怀青。校训为:“温,良,恭,俭”。“圣功”两字出自<易经>,“蒙卦第四:蒙以养正,圣功也。”1915年,夏景如成为圣功女学校第二任校长。[1]
1929年学校更名为“圣功女中”。1941年冬,学校迁至马场道陶园(现新华中学校址)。
1964年,私立圣功初级中学成在台南立,地址位于台南市北区,现称为“台南市私立圣功女子高级中学”。新华中学校长曾两次访问该校,海峡两岸两“圣功”交流频繁。
附中时期
1952年,圣功女中改为市立天津师范学院女附中。
1956年,改名天津师范学院附中,开始实行男女混合招生。
1958年后,先后改名为天津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天津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河北大学附属中学。
新华中学时期
1973年,河大附中更名为“新华中学”。
1978年,改名后的新华中学被确定为天津市首批重点校,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
1994年,被列入《中国名校大全》。
教学组织
新华中学体育馆
新华中学实行级部制管理,高中设有高中级部、特长级部、国际级部。其中特长级部旨在培养复合型精英人才,由高中三个年级的理科特长班组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每一个学科都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和专业突出的年轻教师组成,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学术规模
法语班学生与外国友人互动
2000年以来,学校加强对外开放、交流和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中学结为友好学校,或开展校际间互派师生代表团学防交流活动。
2005年,新华中学接待了法国下诺曼底地区的阿兰中学、留尼汪岛大区的多迪中学的学生代表团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教育代表团,以及印度的班加罗尔市政府代表团。
3办学规模
化学学科代表人物董宇阳
学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高考阶段,新华中学已连续多年本科上线率100%,重点大学上线率90%以上。数百名高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中科大等著名大学,[6] 其中於思雨为2007年天津市文科高考状元。2013届毕业生董宇阳在第4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获得了奥赛金奖,且被保送至清华大学。[7]
2010年,新华中学中考高分数段人数之多居全市第一,610分以上120人,600分以上的人数达202人。[8] 截至2014年,新华中学在体育、文艺、科技创新等各项比赛中,获区级以上奖励的达七千余人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