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光塔高九层十七级50.13米,其中塔刹高7.78米,外墙为土红色,平面呈六角形,内部为斗拱形结构,塔腔为壁内折上式。塔身空心,有梯道可登,每层有回廊环绕,每层用砖砌出角柱、椽枋、斗拱、平座和檐面,层层向上递减,呈直线收缩,造型美观。其中第一层斗拱用人字形鸳鸯交手拱承托平坐。塔基建在一座小石山的山尖上,历经千年风吹雨打和地壳运动,塔基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东高西低,造成塔身向西倾斜了1¸07米,成为我国最斜的古塔,被称为“东方斜塔”。
纵观整座宝塔,始建时为木构塔,唐宋年间修建成楼阁式砖木塔,外墙为土红色,平面呈六角形,内部为斗拱型结构,塔身中空,有梯道可登,每层有回廊环绕,塔高九层十七级49.86米,每层用砖砌出角柱,层层向上递减,呈直线收缩,造型美观。
站在塔旁,明显感觉到这座塔的中轴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向西倾斜1米多。原来此塔的塔基是建在一座小石山的山尖上,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和地壳运动,塔基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东高西低,造成塔向西倾斜。1985年国家文物局拔出专款,对慧光塔进行维修,加固了塔基,倾斜不再继续发展。同时,在每层的回廊上增加了栏杆,确保了游客的安全,结束了过去只有冒险者才敢攀登的历史,现在普通游客亦可登塔。
走进塔内,拾级而上,登上首层,沿塔身外周回廊旋走半圈,又进入塔内,如此反复,使可登上塔顶,站在塔顶,眺望连州古城,高楼大厦林立,街道纵横交错,车辆奔流如潮,船舶南北穿梭。湟川河畔,五条大桥凌空飞挂,将一河两岸连成一体。东面的巾峰山,南面的白罗山,西面的双喜山,北面的北山,把连州古城包围在绿色之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