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传说

家乡区县: 惠州市惠城区

说很久以前,大庚岭向南分出一脉——史籍记载“(罗浮山)脉发庚岭”。然后,慢慢自成一体,后称为罗山。
罗山开始没有人给它命名,附近的人发现山上经常老虎出没,就叫它为虎山。可是有虎的山不止一个,个个都得叫虎山。古时有一种野兽形状与老虎相似,名叫“罗罗”,有人往往把虎与罗混淆。当地山民为使家乡的山,与其它虎山区别,便改称为罗山。
又有一说,该山下有个罗姓村庄,村上有个青年,名叫“罗十三”,被人称为“罗哥”,罗哥耕山爱山,把山维护得很好,人们便把这座山称为“罗山”。
罗山是原来的主山。浮山由别地浮来附着主山,这就成了两山相合,人们就称为“罗浮山”。
浮山是怎么来的呢? 上面不是说有个罗哥吗?就是他把蓬莱的仙女从东海引过来的。浮山浮海,则成了千古不朽的爱情神话。
在这里,我们来看看罗十三到底是怎样的人?
传说罗十三的人,从来没有离开过罗山,出生于虎山下的一个罗姓村庄。十三的父母,是一对多产夫妇,一年生一个,12年间,生了12个子女。父亲为了图方便,用地支为孩子起名,子、丑、寅……依次排列。老大叫罗子,老二叫罗丑,老三叫罗寅……。
可是,生了6子6女,十二地支全部用完。过了两年最后一个儿子———十三才来到人间。这次起名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父亲想来想去,只好除去两年,用双字不用单字,决定叫“戊寅”。戊寅最小,但比哥姐长得快,虽没有读多少书,但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容貌端庄,双目炯炯有神。他外表温文尔雅,身体结实健壮,人见人爱。后来,人也越长越英俊,因寅属虎,村人都叫他为虎子。他又姓罗,年轻的姑娘便亲切地称呼他为“罗虎子哥”。
又过几年,虎子长成彪魁大汉,帅气十足,十分惹人注目。那是远古时代,山村男女青年,还没有受什么束缚,婚恋非常自由。像戊寅那样文武双全的男子,村中独一无二,很多姑娘都主动追求他。甚至远道人家也上门来提亲。消息传开,有些远村来山上打柴割草的姑娘,也乘机来罗村偷看虎子,一时间虎子成了风云人物。
可是谁会想到,虎子好景不长。
正在被很多人羡慕的时候,突然他的哥哥罗寅(老三)因急病死去。找来找去,找不出病因。十三的父亲在当时还算有点文化,子女多,又是长辈,很多人叫他叔公,在村里有些威望。他家里突然出了灾祸,引起乡亲们的关注。叔公在痛苦中,反复思量,终于悟出了一个原因:原来老三罗寅“肖虎”,而戊寅又是虎,且身体健壮被人称为“虎子”。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一家那能藏二虎呢!于是老父决定把“戊寅”改名为“十三”。可是虎子名声在外,人们很难改变这个习惯称谓。
接着,更大的不幸又降临虎子家。算命先生测出十三是“克亲”命,一连5年,11个哥哥姐姐和父母相继去世,只剩下二姐罗丑与他相依为命。罗十三所处的那个年代,凡是遇到好事或坏事,都只能拿风水命运作解释。风水先生测到他“克亲”命,给“叔公”家带来巨大的祸害,在村里村外自然引起议论纷纷。
十三的二姐罗丑,肖牛,因丑字不好听,当面大家就叫她为牛二姐。二姐心地善良,勤劳耐苦,可惜相如其名,长得很丑陋,越大越难看,村中老老少少,背地里还是称她为“丑二姐”。所以二姐总感到很自卑,从不敢谈婚论嫁。自从三弟早亡,父母、大哥和10个弟妹又相继去世以后,她便下决心终生不嫁,守望十三弟成家。
一连串的丧父母折兄姐,虎子家门失去了昔日的热闹,提亲的人没有了,在老人的“告诫”下,姑娘小孩也不敢来接近他。二姐认为“虎”是凶兆,因此一听到有人再叫“虎子”,她就要对人破口大骂:“我十三有名你们不叫,偏要叫他什么‘子’,到底有什么用心?”从此村里的人,谁也不敢再叫他为“虎子”了。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淡忘,加上山名已改,“虎”字便成了忌讳。
又过几年,丑二姐病危,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十三弟。临终时她把仅有的这个亲人叫到床前,从干枯的眼眶流出最后几滴泪水,吃力地说:“十三,你要是找到一个好妻子,姐姐九泉之下也就安心了。”说完这句话,罗丑带着一丝希望离开了人世。
在罗十三的心目中,二姐一点也不丑,而且是最美最善良的。他在悲痛中抱着最后一个亲人,泣不成声,一字一字地吐出:“放—心—吧,二—姐!”
罗十三失去丑二姐,孤苦伶仃,一个人过着悲痛的日子。村里人信命运,没有哪个敢接近他,都害怕与这个“白虎精”交友,凶多吉少。
在村里没法住下去了,十三决定搬到罗山上去,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打柴狩猎,依山为生。

tweety(2014-12-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