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之开元镇国禅寺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始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原即敕名开元寺,明代改开元镇国禅寺后延用至今,但一般仍习惯以“开元寺”称之。相传最初敕建此寺时,占地百亩之多,且至今仍存有北至广源街、东至开元路口、西于义安路内的寺界碑石或“开元古井”为证,虽经历代沧桑,至今全寺仍有约五十亩之广。开元镇国禅寺葆有着唐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又凝结了唐宋以来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当之无愧于“古代建筑艺术明珠”之美誉。
开元镇国禅寺为廊院式中的横联三院式佛寺,主院为五进、中轴式对称结构。开元寺通衢四达、规模庞大、肃穆壮观的建筑群,始建时占地百亩,由于沧桑变易,官府豪绅肆意侵占,迄今为止不足60亩,是一组较完整的唐代宫殿式四合院建筑群,为潮汕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 、地藏阁、香积橱、方丈、厅、神农堂、知客堂等,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又凝结了唐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
殿宇历经宋元明清及近代先后达10多次大规模修建,现在整体建筑格局分中轴线和东西两侧三部分。中轴线上有照壁,山门外的照壁上嵌有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郡人陈衍虞书的“梵天香界”石刻。中轴线上内分五进,首进为山门(金刚殿),二进天王殿,三进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四进为藏经楼,五进玉佛楼。东侧以客堂、大悲殿、地藏阁、香积橱(斋堂)、不俗精舍、祖堂、僧舍等一行为左屏;寺左翼的大悲殿在建,此处原为寺内的钟楼、诸天阁、神农殿、关帝庙等建筑,建国初被占为市场、电影院,今已归还;寺左翼的神农殿,最初为每遇农历十月十五日神农氏诞辰,郡城各米商,聚集于此祭拜,并拿出各自经营所用的筒、斗等量器,凭众检验,不准者给予校正。这种在寺里借助佛祖的尊严及护法神的震慑,提倡公平贸易的商业道德,的确是潮州商业的一大传统及特色。西侧以旅游服务部、僧舍、原方丈厅、观音阁、岭东佛学院、六祖堂、伽蓝殿、诸天阁等一行为右藩。从天王殿至藏经楼,两侧各有东西纵长的厢廊连接,左右两长廊曾在1915年被市场占用,并加建上盖。
1916年由汕头专署调停,借用开元寺东旁之大片地方(包括钟楼、关帝殿、神农殿、东狱殿、诸天阁在内)为市场迁徙之处。此廊纵深各69.80米,宽4.50米,各有19间,东西共有38间,形成一组较庞大而完整的唐代宫殿式四合院建筑群。

wgt(2014-12-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