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位于白花镇西南端的苏茅垅村,是一个边远山村,方圆不过几公里,人口只有三、四百人,然而,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这里却是英雄辈出,闻名遐迩。罗添,太平天国将领,跟随洪秀全南征北战,名震大江南北。罗仲霍,同盟会会员,在南洋跟随孙中山从事反清救国工作,后受孙中山派遣,回国协助黄兴领导广州起义,担任第十路军指挥,不幸受伤被捕,英勇就义,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革命老人罗晋琛的故居也在这里。相传,白花圩周围原是一片长满芒草的荒山,每逢秋冬时节,芒花盛开,方圆近十里到处是一片白芒芒的景象,故取名白花。 罗仲霍(1882——1911)
白花建圩,至今已有300多年。据考,在明末开始便有中原、福建一带民陆 续在此定居,建圩设市。此后,圩镇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西枝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大镇。白花镇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西枝江从该镇的西北部蜿蜒而过,两岸翠竹掩映,阡陌纵横,风光十分秀丽。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西枝江,灌溉了白花的土地,哺育了世世代代白花人。历史上,白花的经济以农为主,水稻、甘蔗、花生、大豆等农作物产量在全县均占有很大的比例。全镇耕地面积65588亩,镇的西南部有个西山管理区,村名叫西山月,那里是一个盆地,终年日照充足,水源丰富,种植的水稻不仅产量高,颗粒饱满,米质嫩滑,而且生长也往往比其他地方短几天,历史上有“白花粮仓”之称,每逢收获季节,整个村庄一片金黄,其场面十分壮观。历史上,白花的传统手工业也比较发达,手工产品中最有名的要数黄沙塘竹器了。黄沙塘位于该镇的北部西枝江畔,在很早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加工后运往各地销售。这里生产的竹器不仅工艺好,而且种类多。过去,惠阳和深圳一带的斗笠、鱼笠和各种竹制品很多就是这里生产的,故历史上有“一把刀养活一条村”的讲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