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文(1902—1968),原名华煦,号遁庵,男,义乌福田井头村人。六岁入私塾,习四书五经,过目不忘,乡里有神童之称。后就读于义乌第一高等小学、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地学系。先后在厦门集美师范、杭州省立一中任教,在汉口特别市政府任机要秘书。1928年与胡宗南、戴笠在杭州大佛寺结识,订生死道义交。1932年任浙江省警官学校政治指导员,不久任教务主任。1934年经戴笠推荐,任浙江省会警察局长兼警官学校校长。1935年随行政院长孔祥熙以特使随员身份赴伦敦,参加英皇乔治六世加冕典礼,随后在欧洲各国考察警政,次年回国仍任原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危急。 11月15日浙江省政府改组,由黄绍竤任省主席。黄于12月8日到职视事,下令实施“焦土抗战”,指示并督促赵龙文执行海宁决堤以阻日军登陆,烧杭州城以免被敌所用,炸钱江大桥以阻敌南下。赵龙文认为炸桥可行,但焚杭城和决海堤万万不可,急电重庆下令阻止,从此与黄绍竤结下怨隙。钱江大桥被破坏前夕,赵龙文率省局员警渡江到萧山、富阳一带布防,后撤至金华岭下朱整训,受命任浙江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兼省抗卫总队第一支队司令,苦守钱江南岸三年。1940年3月因被cc系排挤,经重庆去西安,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的秘书长。1942—1946年间,随谷正伦先后担任甘肃省民政厅长、粮食部常务次长、贵州省民政厅厅长。1947年转任“西安绥靖公署”秘书长。同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任甘肃省陇南行署主任。同年3月经香港赴台,不久接任台湾海军总部政治部主任,并晋升中将。1955年转任“中央警官学校”校长,兼任台湾省警察学校校长。1956年起分别在“三军大学”、“政工干校”讲授“谋略学”。1961年起在台湾大学法学院主持星期“四书”讲座。1966年在警官学校退休后,不断应邀赴各地讲述孔孟学说,引古证今,用小事故事说大道理等方式著有《大学今释》、《中庸今释》、《论语今释》、《孟子今释》等书,为学界所称道。1968年5月15日病逝于台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