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凉州区

家乡区县: 武威市凉州区

凉州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平均海拔1632米。

凉州,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5年,武威县改为县级武威市;2001年,县级武威市改为凉州区;1986年,原县级武威市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辖19镇18乡、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449个行政村,聚居着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2.25万,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 凉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以其“通一线之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境内有可供游览、观光、考古、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古墓葬等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有举世闻名的珍贵国宝西夏碑、被称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汉墓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政村,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5年,武威县改为县级武 古城门

威市;2001年,县级武威市改为凉州区;1986年,原县级武威市被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现辖19镇18乡、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有449个行政村,聚居着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2.25万,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   凉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以其“通一线之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境内有可供游览、观光、考古、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古墓葬等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有举世闻名的珍贵国宝西夏碑、被称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雷台汉墓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凉州区位条件优越、土地条件良好、光热资源充沛、农业基础较好、旅游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凉州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古丝绸之路要冲,河西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连接兰州、西宁、银川、内蒙古、新疆的重要节点,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凉州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平均海拔1632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地势平坦,长年有祁连山区冰雪融水灌溉,形成了河西走廊东端最大的一块沃野绿洲,自古以来就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酿造葡萄等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

凉州区古称凉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史有“ 四凉古都,河西都会” 之美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以其“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

早在 4000 多年前,凉州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群星灿烂的远古文化。张骞出使西域开通“ 丝绸之路 ” 后,这里便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和商埠。公元前 121 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服河西,为显示汉军的武功军威而设置的“ 武威郡” ,从此得名。三国时设置凉州,成为全国十三州之一。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先后在这里建都,创造了史不绝书的“ 五凉文化” 。隋、唐三百年间,“ 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宋朝时期,这里是西夏国的“ 陪都” 。元代成吉思汗之子和西藏宗教领袖萨班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 凉州会盟”,完成了西藏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明、清时期,分别在这里设置凉州卫和凉州府。中华民国置甘凉道,后改为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 年 9 月 16 日 武威解放,为专区所在地。1985 年 6 月 19 日 ,经国务院批准,武威县改为武威市,1986 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 年7 月27 日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武威市,原县级武威市改名为凉州区。全区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辖19镇18乡、2个乡建制生态建设指挥部,448个行政村,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有汉、回、藏、满等25个民族,总人口102万人,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区。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凉州区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自古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农业发达地区,今天更是西部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物产资源比较丰富。区境内有可供游览、考古、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古墓葬等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有举世闻名的珍贵国宝西夏碑、被称为陇右学宫的文庙、始建于北凉时期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汉墓等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兰新、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凉古、金武、民武等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云之铃(2014-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