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老市区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汕头有很多年轻人没事爱往老市区跑,老人们谈到老市区曾经的繁荣,也总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老市区,从昨日的繁华妩媚走到了今日的朴实沧桑,始终缱绻在汕头人心中一个软软的角落。行走在老市区的街道,可以有很多记忆,很多思考。
老市区辉煌耀眼的时候是30年代,那时,作为商业区的它,丛丛西式建筑在此拔起,旅馆,饭店,商店等,应有尽有。灯红酒绿,熙攘人群,30年代老市区像迸开的烟花一般。在这里,让汕头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1932年由华侨集资创办的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是当时最诱惑人心的地方,大幅的招牌,精美雕花,炫目的琉璃,新奇的电梯,铁艺的楼梯扶手,楼梯拐角的哈哈镜,各个楼层玲琅满目的商品-------这些至今在汕头人的脑中鲜活着,在许多年轻人甜蜜的童年播放。很遗憾,2003年,这个大家伙被时代淘汰了。如今,它被一排大铁皮围了起来,孤单单的老去,让人很是心疼。老市区排排连起的骑楼,是这里最大的亮点,是汕头百载商埠的见证。骑楼的融合了中西特色,吸收了潮汕本土的气息,骑楼讲究的铁艺雕花是其彰显其精致而又不失大气风范。但可惜的是,许多骑楼由于年久失修,当你想走进深探时,触目的是四个红字——危楼勿近,惹得无数人惆怅横生。近年,在周未时时常可以看到有人举着单反相机,调一个唯美的角度给骑楼拍照,或许是因为欣赏,或许是因为害怕失去——
老去的建筑使得老市区有一种淡淡的低迷,但 泼辣的生活气息将这种低迷中和了。站在街口,一眼望过去,可以看到多座骑楼下居住这着排档。骑楼上半部分,残存的精致雕塑,细腻的花边比拼唯美,而骑楼下头,”咂咂”炒菜声和喧闹声互相追赶。骑楼的柱子,被红油漆张牙舞爪的涂画着广告标语,上边黑腻的油渍斑斑点点。光着上身的老板站在柱子旁边,边哼歌边用手拍着油光水滑的大肚子。有客人点菜,他就开火顛锅,三两下就给桌子掷下一盘热辣辣的小炒。食客翘起一只脚踩在一直上,弯着腰有一搭没一搭地挑着田螺吃。这种画面和粗野,但很生活。
虽然老市区的繁华退化,但是潮汕小吃却在这里越活越欢乐。在老市区跑一通,基本就可以把汕头的美食大图鸟瞰一遍。小公园芝麻糊店,破破小小的一个小店,多少人争着关顾,4元一碗,细腻,淳香,甜的恰到好处的芝麻糊,可爱的便宜;飘香小食店,传统拱门,古朴色调,还没进去就能听到师傅煎小吃的“吱吱”声。招牌的蚝烙,韭菜粿,水晶球(薯粉为匹,绿豆,芋泥等做馅的小吃),笋饺,喷香诱人;老妈宫的粽子店,在窄窄的巷中,毫不惹眼,完全靠气味和名气诱客;福合埕的牛肉丸,醇香牛肉,弹牙口感,代表了汕头牛肉丸的美誉,价格倒也十分亲民。老市区的小吃,彰显着老市区的风土,老市区的人情。
汕头老市区,从贵族到平民,从高端到低端,从供应着一种生活到供应着另一种生活,它适应着不同的角色,倒也不卑不亢。很奇妙,一个地方,曾经繁华时,它逗引的是人们迷醉生活的欲望,它高高在上,人们仰着头看它,而当它褪去繁华下来的时候,它引发的是人们的美好回忆,人生思考,它放下了它的姿态,你可以缓慢挪步,用眼光抚摸它的每一处斑驳。 

逆水行舟(2014-12-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