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冰节---节日起源

家乡区县: 哈尔滨市道里区

这一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松花江江神独角龙的女儿与这里一位捕鱼的小伙子产生了爱情并结成夫妻,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此事被独角龙发观,大年初一,独角龙用独角豁开江面,将龙女抓回,并想用瘟疫惩罚小伙子和村民。龙女就托梦给心上人,嘱咐小伙子正月十五的晚上到冰面上去打滚,左打九个滚,再右打九个滚,就可以躲过瘟疫。于是元宵节晚上,全村老小都到冰面上去打滚,果真躲过灾祸。村民怕独角龙再报复,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到冰面上去打滚,渐渐的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延续至今。六百多年前,1368-1398(明朝洪武年间),富拉尔基只是个小村落,住着十余户定居下来的达族牧民。由于江边堤岸是一处裸露的红土崖子,水边还都是红如玛瑙的五色石,人们称这里为“呼兰额日格”。“呼兰”达语为红色,“额日格”为崖子即岸的意思,“呼兰额日格”译为“红岸”。经年久相传大家叫白了就成了“呼拉尔格”,转音为“富拉尔基”也称“富勒尔基”。
红岸公园的建设根据“红色之岸”之意把沿江游览路铺成了红色路面,起名“鸿运路”,更加丰富了正月十五滚冰这项民俗文化节日生活。富拉尔基正月十五滚冰节已有百年历史,“走鸿运、拾万财、去百病”,这项民间的传统已成为富拉尔基三十万人民最重大隆重的节日。 富拉尔基区倾力打造了“金蛇狂舞元宵,繁荣富区建小康”为主题的第五届滚冰节,扭秧歌、看彩灯、猜灯谜、观看文艺专场演出、焰火晚会、滚冰比赛、拾柴……各种传统闹元宵文化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为节日生活增添了浓浓的色彩。 午后1时,来自各企业、社区、农村的10余支秧歌队、近千人的表演队伍盈贯十里长的和平大街,最后汇聚到富区中心广场,进行元宵同乐秧歌汇演。舞动的彩绸、铿锵的锣鼓、欢快的舞蹈营造了东北特有的喜庆节日气氛。 天刚渐黑,在中国一重文化宫、红岸广场、红岸公园等5个区域设置的冰灯、花灯展区,观灯的群众已经熙熙攘攘,各具企业特色的冰灯和花灯把这里装点得五彩斑斓,百姓纷纷驻足观看。 在红岸公园内,正门广场至嫩江江边的红色大道两侧大红灯笼高高悬挂,200米长的冰墙上展出了冰灯、花灯等内容,灯谜竞猜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同时,嫩江江面滚冰游乐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江面活动分为大型冰滑梯游乐区、迷宫游戏区、雪雕展示区、雪制电影大屏幕墙、滑雪场等8个区域。在滚冰竞赛区,众多市民为选手加油喝彩,虽然江边比较寒冷,可群众的热情依旧丝毫不减,欢歌笑语一浪高过一浪。在雪雕展示区,造型各异的雪雕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合影留念。 晚7时,老红旗剧院、嫩江面上的焰火同时燃放,万家灯火活动盛装启动。和平路、向阳大街等地的亮化工程和彩灯同时点亮,好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红岸公园、中国一重文化宫和红岸大街等地,数十万名群众纷纷观看燃放的焰火和礼花。[

花花(2014-05-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