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词少腔长”,曲调舒缓悠长、委婉抒情,音域宽广,富于变化。
据中国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匈奴时期,长调或其前身就已在北方草原流行。长调大多以牧人、骏马和草原之爱为主题。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长调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根据内容、功能和演唱的场合,长调可分为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酒歌)等。
2005年11月25日,由中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