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新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
(1)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分层负责制。
根据德育工作性质和分工的不同,采取分层负责的方式落实和执行。校长总体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对德育工作承担具体的领导责任,德育处具体负责规划和管理学校德育,各年级组对各自年级常规的德育工作负有责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具体德育工作,学科教师要具体落实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既定措施。
(2)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考评制度。
逐步出台或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细则》《学科教师德育考评细则》、《班主任德育考评细则》、《年级组主任德育考评细则》等德育工作考评制度,规范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
4.构建有效的德育组织架构。
(1)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能。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确定家长接待日、教师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要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科学的育人教子方法,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还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增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并设置“校长信箱”和“校长热线”,让学校和家长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2)依托社区资源。
依托学校周边社区和街道的资源,发挥其在德育中的功效。学校行政领导要继续加强与社区人员的联系,依托社区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围墙,到社区进行社区服务,如环保清洁、养花种草、清除垃圾等,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与社区教育相协调,形成更大合力,共同担任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