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手法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先前,潮剧常用“双棚窗”这种形式来抢棚脚,吸引观众。一般在角色不多的折子戏中运用,由两组演员同台同时表演,如“双柴房”、“吴汉双杀妻”等,以显示该戏班的演员阵容雄厚,唱做齐整。谢吟先生编的文明戏《迎风山》,门内门外有一段双棚窗,也得到赞赏。

如《刘章下山》中《害媳》一场,就是运用双棚窗这个传统手法,把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中发生的,却有着共同命运的事件集中在同一个舞台上,交叉进行演出。舞台被“隔”成两半,一边是金灯红幔的延寿宫,演奔父丧而来的王子刘肥身遭吕后,幽禁深宫之事;一边是阴森可怕的冷宫,演吕党残杀其媳刘盈之妻及其爱婢的悲剧。两边戏合起来,把吕后篡权、杀戮异已的丑恶面目和残酷手段刻划得淋漓尽致。这种别开生面的艺术手法,既可以避免场次重复,收到话分两头交代故事,还能取得互相衬托感人更深之效

如《扫窗会》,台左和台右各有一对王金真与高文举,同时演出,两组演员唱同样的曲牌,同腔同调,说一样快慢的道白,由乐队司鼓统一指挥,处理节奏感。但形体动作却要左右对称,如左边的王金真向左转,右边的王金真必须向右转;右边的高文举右手执扇,左边的高文举必须左手执扇。它的好处是适应农村广场演出,四面八方观众都能看到人物;其次是训练童伶的舞台感、节奏感等。过去只有一些行当较齐全的大班才能演双棚窗,故有“好戏双棚窗”的俗语。遇喜庆请戏,若演双棚窗,还要加倍戏金赏赠。

七里墨香(2014-12-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